English

臺灣掀起“西進”熱潮 年輕人盼搭上大陸高速發展快車

2017年12月01日 11:22:00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目前,創業已成為大陸許多年輕人的選擇,而海峽對岸的臺灣,越來越多年輕人也來到大陸求學、就業、創業,他們期望能夠搭上大陸高速發展的快車,成就自己的青春夢想。

  日前,第二屆“臺灣青年菁英大陸研習營”在深圳舉行,80多位來自臺灣的青年創業者實地參觀大陸企業以及國家動漫産業基地。大陸經濟飛速發展的豐碩成果和無限潛力,讓研習營成員頗受觸動。

  臺灣青年菁英大陸研習營成員 鄭博宇:我們看到深圳現在的發展,包括這邊的GDP都已經超臺灣,尤其來這邊以後,看到這邊的城市發展動能,創新動能。

  臺灣青年菁英大陸研習營成員 簡家旗:在臺灣對大陸資訊是非常不對稱的,很多理解都是從片面,甚至媒體資訊上。但實際來走訪之後,理解會很落地。我真的了解大陸這邊的市場發展機會,我想説實質的互動對我們的幫助非常大,而且這次和大陸一些青年的創業夥伴也有一些交流,對於我們實際上的眼界的開展也都很有幫助。

  在參訪過程中,臺灣青年們用耳朵傾聽、用相機記錄、用雙手觸摸,用心去體會大陸的發展變化。大陸青年人在創新的浪潮中快速成長,使得越來越多臺灣青年想要加入這個行列,抓住發展機遇。

  臺灣青年菁英大陸研習營成員 林宜賢:大陸現在正在快速發展,所以在快速的發展過程當中有很多的機遇,我們要努力的去把握,才有可能搭上這一班高速行使的一個列車。

  大陸政策助力臺灣青年創業成長

  為更好服務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近年來,國務院臺辦先後授牌設立了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並出臺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臺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為兩岸青年共同發展搭建平臺。

  今年剛滿三十歲的林宏諺,出生於臺北,創新商業空間設計師,今年5月份從臺灣來到深圳,在一家創客空間開始創業之路。

  臺灣創業青年 林宏諺:這兒是一個創客空間的聯合辦公室,它是提供給各行各業創業者一個辦公空間,我們這兒是開放性的固定工位。我在那邊租了一個三個人的工位,我們日常的辦公,也就是在這邊做執行。

  2015年,林宏諺在臺北和幾個朋友合開一家建築設計公司,經過兩年的經營,他發現臺北的市場越來越小,決定到大陸深圳尋求更好的創業機會。

  林宏諺:臺北的室內設計産業,市場的量越來越少,雖然我公司整體的業績是往上成長的,但是有可能是溫水煮青蛙。所以那時候我們就開始在尋求,可能在大陸的各種機會。像目前以深圳來講的話,是有一些相對的稅務優惠政策,例如説以我們室內設計産業來講,他的稅務上可能是減半的,那其實對很多臺灣創業青年來講,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來到深圳後,林宏諺帶來臺北的設計理念,為顧客打造生活化家居化的現代辦公環境,得到深圳客戶的青睞。半年間,林宏諺的事業穩步發展,還聘用了兩位當地員工。大陸的相關優惠政策正在幫他逐步實現自己的創業夢想。

  林宏諺:目前大陸的整體發展,我覺得最棒的是它不只是讓你工作,它還幫你去對接很多資源,所以你在這個空間裏面只要專心的工作,很多的事情它會幫你搞定。上個月的時候,我就做了一個總結,我把我現在接下來的一些案子,然後貼在我家裏的墻上,我發現,算了一下數量也十幾件呢,那十幾件相當於我臺北十多人的團隊,也是十多件的案子,我覺得目前在大陸這邊的發展,其實都還是挺順利的。

  臺灣創業青年 楊品驊:目前來講整體創業條件大有利勢,對很多(臺灣)青年來講扶持的力度非常大,包括一些我們的夥伴們,他們得到一些創業的生活條件基礎,甚至是住宅的申請,現在這裡條件越來越好,在大陸生活越來越方便。

  據了解,2016年以來,僅廣東一省就累計吸引了300多個臺灣青年創業項目落戶。2017年1月份至今,超過2100多位臺灣青年到廣東實習、就業、創業。

  中華青年經貿交流協會理事長 李偉國:大陸是舞臺,一帶一路、亞投行,這些內容其實兩岸是很容易可以合作的,然後借由大陸這個市場走向全世界。所以我希望未來可以做更多兩岸交流的事情,共融、共創、共用,我覺得對兩岸是最大的一個福祉。

  臺灣經濟低迷 就業前景不被看好

  越來越多臺灣青年“西進”大陸奮鬥,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臺灣經濟低迷和就業前景不被看好,特別是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政治經濟環境持續惡化,讓臺灣年輕人看不到向上提升的機會,因而將未來發展的心飛向大陸。

  臺灣勞動事務主管部門今年6月公佈的數據顯示,15歲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高達12%點多,幾乎是平均失業率的三倍,顯見臺灣青年失業現象逐漸惡化。再加上臺灣20年來薪資漲幅幾乎凍結,經濟增長乏力,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長期政治惡鬥,不願留在臺灣坐困愁城的年輕人,只能遠走高飛。

  臺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 龐建國:臺灣過去這些年來一直在“悶經濟”的環境裏面,經濟增長率保1,保2,相對大陸6.5%,7%這個對比是非常明顯的。神州大地上面,其實有非常大的發展的機會,發展的潛力,讓很多臺灣年輕人不只從歷史文化的淵源,找到了自我認同,更從未來事業的前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來講,越來越多的臺灣年輕人,開始嚮往大陸發展的機會。

  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各項施政引發民眾不滿,原本積極向好的兩岸關係也驟然降溫,使得臺灣日益邊緣化,在經濟困境中越陷越深,所謂“替年輕人找未來”淪為口號。

  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 何溢誠:民進黨執政這一年來,並沒有解決大學畢業生求職,就業低薪的問題,對臺灣的年輕人而言,他們會相對迷惘,然後覺得在臺灣的未來發展,可能不會像大陸這麼突飛猛進,而且很容易就會被整個經濟不景氣,或者是整個政治環境的影響而淹沒掉。

  不久前,臺灣《聯合報》所做的“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發現有40%的受訪民眾願意赴大陸就業,較去年大幅增加九個百分點,其中30歲以下年輕人的赴大陸意願由去年的30%增長為53%,創下歷年調查數據的新高。

  臺灣《聯合報》發表評論指出,就在蔡英文施政陷於泥沼之際,大陸宣佈要與臺灣民眾分享大陸發展機遇,並提供學習、創業、就業與生活的同等待遇;當大陸涉臺措施讓臺灣民眾越來越有感,民進黨強調的所謂“中國威脅論”就越來越蒼白,綠營的民粹口號也越來越無力。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