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咖啡大市場 臺灣大學生創業團隊大陸逐夢收穫多

2017年11月09日 19:09:00來源:台灣網

  9日,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邀請賽在武漢落幕,來自臺灣的“我的第二杯咖啡”創業團隊獲得大賽特等獎。(台灣網 李寧 攝)

  台灣網11月9日武漢訊 (記者 李寧 黃露佳)9日,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邀請賽在武漢輕工大學圓滿落幕。經過激烈角逐,來自臺灣的“我的第二杯咖啡”創業團隊獲得了大賽特等獎,團隊負責人劉民翎表示,大陸市場廣闊,政府積極鼓勵“萬眾創業、大眾創新”,對創業者在資源對接上給予了很好的扶持,他鼓勵想來大陸創業的學弟學妹們,“有夢想就去實踐看看。”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邀請賽於今年9月啟動,參賽作品涵蓋網際網路、電子商務、智慧硬體、文化創新、生物醫藥等多個領域。湖北和臺灣兩個賽區各有10件作品脫穎而出,成功入圍復賽。經過專家評審和團隊答辯,最終有8支團隊進入決賽。8日,各團隊通過項目展示、回答提問、“超級CEO”、“創夢空間”等激烈的比賽環節競技,最終決出特等獎1名、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2名。所有獲獎團隊將獲得總額為31.5萬元人民幣的創業啟動資金。大賽期間,參賽團隊與風險投資家還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形成初步合作意向。

  “我的第二杯咖啡”立志打造小而精的咖啡館,目前已在廣州開設了一家示範店,計劃將在大陸開設1000-3000家分店。劉民翎表示,以前兩岸間資訊不對等,常會聽到大陸的一些負面資訊,而現在交流多了,對大陸的了解也深入了。在去過上海、廣州等城市之後,他發現,大陸的城市很有活力和競爭力。

  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極大地吸引了劉民翎,在臺灣,他時常關注大陸的創業政策,“大陸政府、學界、企業界為創業者提供了很多學術間或産業間的交流。”通過調研,劉民翎發現,大陸對咖啡很“熱情”,“星巴克2011年到現在在大陸增設了2800多間店面,讓我意識到大陸的咖啡市場正在起飛當中。”

  在參加此次大賽的過程中,與大陸青年創業者的交流也讓劉民翎收穫頗多,“大陸創業團隊對整個産業的知識掌握的很好,包括産品的定價,一開始我們的定價要更高一點”。經過成本計算,劉民翎團隊最終決定調低咖啡售價。目前,“我的第二杯咖啡”廣州示範店每天已經能達到200杯左右的銷售量。

  “現在很多臺灣青年都想來大陸,這已經是一個市場化的趨勢”,臺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理事長陳長風表示,兩岸有共同的語言和文化,大陸還給想來大陸發展的臺灣青年提供了很多機會。“很多優秀的臺灣青年來到大陸發展,對他們來説,以前是從臺南、高雄、臺中出發到臺北,現在是從臺南、高雄、臺中出發到北京、上海,一樣是三個月或者半年回家一次,只是交通工具換了而已。”陳長風説。

  對於想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陳長風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大陸的每一個省都是一個很大的市場,如果可以做好,份額是很豐富的。”他認為,臺灣的創業團隊來大陸不要好高騖遠,最好先在臺灣練好基本功。他也建議,臺灣的創業團隊最好能和大陸的夥伴組建團隊,“如果只有臺灣夥伴的話,很難去克服一些在地化問題,如果兩岸青年能一起合作,在面對世界上更高挑戰的時候,會更有競爭力。”

  此外,陳長風也認為,兩岸青年間的交流對兩岸關係的發展會有正向作用,“通過交流,大家彼此間有了友誼、情感,兩岸的繼續前行或互動發展,需要更多人的努力,之所以努力是因為在交流過程中有了情感。”

  第三屆海峽兩岸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邀請賽由湖北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湖北省青年聯合會、武漢輕工大學、武漢吳家山海峽科技産業園、臺灣中華青年企業家協會聯合主辦,是2017年第十四屆湖北武漢臺灣周的主體活動之一,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兩岸一家親”理念,為推進海峽兩岸青年交流交往,加快青年合作步伐提供新載體,搭建新平臺。(完)

  大賽現場。(台灣網 李寧 攝)

  臺灣中華傑出青年交流促進會理事長陳長風。(台灣網 李寧 攝)

[責任編輯:扶海濤]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