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文創産業共商合作大計 為中華文創産業謀發展之道

2017年11月06日 23:55:00來源:台灣網

  兩岸文創産業共商合作大計 為中華文創産業謀發展之道

  2017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文化創意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專題論壇6日下午在南京舉辦。(台灣網 盧佳靜 攝)

  台灣網11月6日南京訊 (記者 盧佳靜)“經濟的結構調整是我們面臨的重任,建設一個創新的,協調的,綠色的,開放的,共用的新理念,恰恰是我們兩岸文創産業攜手共同參與的一個重點。” 紫金山峰會大陸文創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召集人呂祖善致辭時表示。2017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文化創意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專題論壇6日下午在南京舉辦,兩岸嘉賓共商兩岸文創産業合作大計,共謀中華文創産業發展之道。

  呂祖善表示,文創和人文的融合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十九大講得很清楚,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我們的奮鬥目標,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全方位的,其中就要有文化的內涵、文化的價值、文化的取向,這是兩岸文創攜手合作的重點。兩岸的文創攜手,未來前景非常廣大,關鍵是踏踏實實地把握新時代的機遇。

  對於文創産業的發展,臺灣資訊工業策進會副所長兼文化創意總監黃宛華表示,從文化科技來看不同創意産業,不僅是兩岸交流,兩岸青年創意絕對要傾聽,而且是要合作的。在這個局勢之下,用全媒體的方式創造文化旅遊,跨區域、跨時代,讓文化資産可以歷史再現。

  “我們現在遇到了歷史上最好的一個發展機遇期,非常願意和臺灣同胞、兩岸企業共同努力,讓我們中華文化融入到‘一帶一路’建設上。” 寧夏智慧宮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時榮如是説。他表示,通過這一次簽約開展深度合作,為今後兩岸合作奠定一個新基礎、新高度,開啟兩岸文化交流並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的新征程。

  “文創需要靈魂,歷史記憶的體驗經濟需要核心精神的支撐。”臺灣沈春池文教基金會秘書長蔡玉美在發表“歷史記憶的體驗經濟”主題演講時指出,文教基金會從事兩岸文化交流,30年前贊助了臺灣第一個介紹大陸風土人情的電視節目,對他們這一年代的臺灣人來説,打開了一個新的視野,揭開兩岸文化交流的新業。在今年兩岸交流滿30年之際,希望能夠留存歷史見證。

  她提到,1949年在臺灣逐漸形成特殊的眷村文化,影響了閩南文化。臺灣各地村子拆除改建,歷史即將消失,所以出臺了搶救計劃。兩岸融合發展,通過人物訪談資料庫的建構,故事蒐集,希望能夠讓兩岸同胞可以共同溫習和珍惜歷史,增進兩岸同根同緣之感。

  嘉賓演講結束後,臺灣文創産業合作推進小組召集人陳立恒進行小組專題論壇總結時指出,回顧文創産業這一二十年來如何做大做強,看到兩岸在文創産業的努力,如何運用文化內涵創意做好産業是我們的課題。對於文化創意未來已經勾勒出方向,文化軟實力和硬實力充分發展,提升了全民的文化素養,製造了真善美的社會,讓生活更有品質,更有品位和品德,讓我們走向世界得到更多的尊敬、信賴和歡迎,這是我們所期許的文化的未來。

  此外,南京、杭州和廈門等城市與臺灣共簽訂了8個項目合作協議。各地各級政府機構有關負責人以及兩岸文創産業界眾多優秀企業代表共約150人參會。(完)

  兩岸文創産業共商合作大計 為中華文創産業謀發展之道

  會上,南京、杭州和廈門等城市與臺灣共簽訂8個項目合作協議。(台灣網 盧佳靜 攝)

[責任編輯:高旭]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