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交流三十年講述】作為山東人,怎能不了解“齊文化”

2017年11月02日 21:47:00來源:台灣網

  【題記】今年是海峽兩岸同胞打破隔絕狀態開啟交流交往30週年。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社會聯繫達到前所未有的水準,為兩岸關係緩和、改善與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兩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見證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故事。一段文字講述感人故事,一張照片記錄精彩瞬間,一段視頻珍藏難忘記憶。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過去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親歷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以及關心和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海內外同胞。他們通過講述自己或身邊人所經歷的真實故事,續寫“兩岸一家親”同胞親情。 

  【本文導讀】在1987年兩岸打破隔絕狀態、開展民間交流的30年裏,兩岸之間的文化交流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借此開始或更深入的了解了自己祖地的文化內涵。“海峽兩岸齊文化節”就是這樣一場文化交流活動,而生於臺灣的山東人秦慧珠正是這場交流活動的參與者,是她首次把“齊文化”帶入島內……

秦慧珠(右)參觀齊文化館。(圖片來源:魯臺之窗)

  作者:魯臺之窗微信公眾號

  2017年的9月12日上午,第十四屆齊文化節在山東淄博的臨淄開幕。臺下,坐了一批特殊的觀眾。他們來自臺灣,有人甚至是第一次來到山東,舉起手機不間歇地拍照,而在此之前,對於他們中的多數人而言,“齊文化”只是一個陌生的概念,對帶隊的秦慧珠來説卻不同。

  秦慧珠雖生於臺灣,但父親是淄博人,母親是威海人,因此,她算是個地道的山東人。秦慧珠坐在那裏,看完了整個開幕式。其實,很多很多年前,她曾陪著父親第一次回到故里,對於山東,既熟悉又陌生……

  我的故鄉在山東

  秦慧珠回憶,1949年,她的父親和母親到了臺灣,等再次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九十年代初期,“具體哪一年,記不清了,只知道是盼了很久很久。”

  她在臺灣出生,但在兒時的記憶中,一直知道有一個地方是“山東”,而她的老家是“山東省淄博市的桓臺縣”。這個地方,父母魂牽夢繞,不僅是挂在嘴上,而是深深地放在了心裏。

  “小時候,每到祖父祖母的忌日,父親就帶我們到野外去,然後用一根樹枝,在地上畫一個大圈,圈子裏會寫上‘山東省桓臺縣’,他把這裡當做是祖墳,然後帶著我們一起跪拜、磕頭、燒紙”,秦慧珠回憶,她至今記得當時父親的每一個動作細節,是那麼充滿儀式感。

  説起第一次回家,相比父親的“百感交集”,她卻是充滿了期待和好奇,這個被父親説了大半輩子的家鄉,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當時大陸剛剛改革開放,我們回到了老家農村,還是蠻落後的,但整個村子的人都出來看我們,心裏非常感動,也很溫暖。”秦慧珠説,時隔多年後,當她再次回來,農村經過改造,早已不是原來樣子,“每次來都有大變化,現在更是翻天覆地啦。”

  第一次重返家鄉,秦慧珠的父親捨不得走,在農村老家住了一個多月,在過世前,又先後兩次歸鄉探望。聊起這些,坐在對面的秦慧珠已經有些許哽咽,“第一次來的時候,我還是三十齣頭的樣子,如今一晃又過去了這麼多年。”

  山東人怎能不了解“齊文化”

  差不多一個月前,在臺灣臺北的松山文創園區,2017海峽兩岸齊文化節開幕,這是“齊文化”首次走進臺灣,很多臺灣人也因此近距離接觸到了“齊文化”。

  研討會座無虛席,展廳內人潮涌動。這次“齊文化節”走進臺灣,由2017海峽兩岸齊文化節組委會、淄博市海峽兩岸經濟文化發展促進會主辦,而秦慧珠就是臺灣地區的對接人,全程參與了策劃和組織。

  “我是山東人啊,怎麼能不了解‘齊文化’?”秦慧珠説,她也是在接觸到淄博當地人的時候了解到,有一種文化起于山東淄博,“我們在臺灣,熟知很多成語故事,聽説有1000多種是跟齊國有關的,雖然口語和作文中都會使用,卻不知道其實來自於‘齊文化’。”

  而在臺灣,像秦慧珠這樣,祖籍是山東的臺灣人不在少數,她介紹説:“在臺灣的山東人其實挺多的,而且遍佈在各個縣市,當年從山東到臺灣去的有幾十萬人,現在繁衍下來,應該有了上百萬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乃至第四代,他們的故里在山東,應該了解‘齊文化’。”

  5月份,兩岸牽手首次籌劃“海峽齊文化節”,秦慧珠和團隊進行了積極的籌備,淄博市臺辦的相關工作人員也前後兩次到臺灣了解情況,討論活動環節,最終將“齊文化”圓滿的呈現給島內民眾,反響特別好。

  常回家看看

  這次“海峽兩岸齊文化節”的成功舉辦,對秦慧珠的內心觸動很大,“我們認為是很陌生的文化,其實已經根深蒂固在每個人身上,很容易喚起大家共同的記憶,引發共鳴。”

  今年,第十四屆齊文化節如約而至,秦慧珠再次踏上故鄉的土地,距離上次“回家”已經過去了五年。除了參加“齊文化節”的開幕式,她還參觀了齊文化館,去了桓臺的景區馬踏湖,一路走下來,感慨頗多,“這次回家,了解了家鄉的重點文化建設,透過齊文化,兩岸可以在旅遊、經貿等方面做更多的合作。”

  “‘海峽兩岸齊文化節’,希望能繼續在臺灣舉辦。”秦慧珠説,她在參加開幕式的時候聽到,山東省現在把“齊文化”當做一個重點項目,“‘齊文化’走出山東,首站可以選在臺灣,臺北已經舉辦了2017海峽兩岸齊文化節,以後可以在臺灣更多地方巡展,讓更多臺灣人可以了解到‘齊文化’。”

  而她也希望,借助“齊文化”,更多祖籍是山東的臺灣人可以回家看看,這裡有悠久的文化,有美麗的風景,也有熱情好客的家鄉人。

[責任編輯:何建峰]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