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首屆海峽嘻哈文化節引關注:風口上的嘻哈該長啥樣?

2017年11月02日 10:01:00來源:福建日報

  在近日舉辦的首屆海峽嘻哈文化節上,除了活力四射的街舞大賽、充滿創意的塗鴉外,兩岸業者談論最多的是——

  嘻哈的項鍊是一個什麼樣的梗?

  今年夏天,熱門網綜節目《中國有嘻哈》給每位通關選手頒發的金屬項鍊,讓這種在中國沉寂近30年的城市青年亞文化徹底浮出水面。嘻哈文化四大門類——街舞、説唱、塗鴉、潮牌,話題趨熱,並引起嗅覺靈敏的投資人關注。

  在此背景下舉行的首屆海峽嘻哈文化節,街舞和塗鴉的專業技術交流自然退居次席,大家關注的是,如何構建嘻哈文化商業運營模式,以及如何植入閩臺文化,豐富嘻哈産業的核心IP(可價值變現的內容)。

  從地下到風口

  10月28日,在平潭北港文創園,福建省文化廳和教育廳聯合主辦了首屆海峽嘻哈文化節,包括兩岸青少年街舞大賽、兩岸嘻哈文化産業高峰論壇、塗鴉與城市創意展覽、兩岸嘻哈青年座談等活動。

  福建知行資本總裁孫祺揚説,國家體育總局全國街舞執行委員會2014年就已成立,除了相關教材編寫、教練員與裁判員評定之外,還推出了全國街舞大眾技術等級考試。此外,共青團中央今年初還推出嘻哈神曲《我們這一代》。“這些都表明,嘻哈文化開始被傳統主流所接納。其本身就應該是城市青年文化的內容之一。”

  身兼音樂人和投資人雙重身份的胡海泉認為,2017年是“嘻哈文化元年”。胡海泉表示,嘻哈不僅僅是一種美國黑人音樂的舶來品,更是一種網際網路時代年輕人看待世界、表達自我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

  那麼,正熱的嘻哈産業是投資的風口嗎?

  今年夏天,《中國有嘻哈》因其火爆,成為許多投資人援引的案例,上線4小時播放量突破1億次,12期總播放量29.9億次;新浪微博閱讀超70億,説唱藝人的粉絲增長量累計達2085萬……

  孫祺揚表示,隨著人口結構的不斷變化,“90後”正成為文化娛樂消費市場的主力軍,嘻哈文化和潮文化等代表的青年文化市場份額快速增長。“目前,兩岸嘻哈産業消費力為147億美元,但與韓國650億美元、美國1萬億美元的規模相比,根本無法相提並論。”孫祺揚説,“嘻哈産業的細分領域,即將進入爆發節點。未來肯定會出現全産業公司。這是一個風口,資本將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

  從培訓到潮牌

  以嘻哈文化中較早進入市場化運營的街舞産業為例,業內人士估計,目前福建省有400余家街舞培訓機構。精舞門、E-FIVE、嘻哈大師、王牌嘻帝等連鎖品牌,其商業運營多以街舞培訓和演出執行為主,項目産品開發仍偏早期,嘻哈文化內容及運營的公司相對稀缺。

  如何在嘻哈廠牌、活動賽事、文化資訊和潮流電商等更多領域拓展上下游産業鏈,打造嘻哈文化核心IP,成為業界思考的重點。

  廈門普普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被人們稱為“新三板嘻哈文化第一股”。該公司副總裁林偉毅表示,公司去年營收2685萬元,面對快銷和房地産等行業的活動執行部分佔比較大,約為總收入的62%。普普文化計劃在未來3年打造年營收超過5億元的嘻哈文化産業鏈,而突破口就是內容和社群運營。

  “公司將主推自有品牌CBC賽事活動,並與莆田玩覓運動鞋、廈門潮牌電商‘初弎’等合作,授權相關品牌生産銷售。希望打造連鎖培訓、賽事演出和嘻哈社群等,最終形成線上線下聯動的嘻哈消費生態鏈。”林偉毅説。

  廈門本土設計師張國欽2009年創辦潮牌電商,希望在常見的街舞培訓之外,尋找嘻哈文化産業的商機。目前,張國欽共設計運營了16個潮流品牌。其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濃厚的“初弎”系列潮牌箱包,交易量在有貨YOHO和天貓等交易平臺上長期名列前茅。公司2016年營收上億元。

  “潮牌大都是個性化、定制化的産品,可能一種産品的定制量只有幾十件。福建鞋帽服飾企業較多,可以為其提供柔性供應鏈。這對嘻哈産業衍生品的設計開發很有幫助。”張國欽説。

  “除了校園裏的街舞社團外,在臺北街頭走三分鐘,可能就會碰到一家街舞培訓機構,臺灣的街舞文化市場基本飽和了。”臺灣動態藝術協會理事長陳繼為説,島內街舞社團側重於動作技巧訓練,這種類學術化的經營方向,也與大陸不同。閩臺街舞文化相互借鑒融合的趨勢,近年來漸漸形成。陳繼為表示,希望通過培訓機構和舞蹈教師之間的交流,共同尋找閩臺嘻哈文化産業新的經營模式。

  從本土走出去

  在本次文化節上,嘻哈業者和投資人談論最多的是,如何在嘻哈文化中植入更多本土文化因子。

  目前,福建一些品牌街舞培訓機構設置了行為禮儀等課程,並強制要求學業不達標的學員退出,就是希望加強與傳統文化和觀念的嫁接,獲得更多家長的認可。此外,莆田玩覓運動鞋融入傳統特色的戲劇臉譜、四大名著小説人物形象等,創意設計有故事的街舞時尚鞋款;廈門“初弎”潮牌將古建築藝術鋪首獅子頭和傳統官服刺繡工藝運用到系列産品中,在潮流中展示傳統的韻味。

  寧德“右耳發聲”街舞團隊負責人周曉鳴認為,兩岸業者需要思考如何加入更多積極正面的文化內容,助力嘻哈文化推廣和普及。比如,可以嘗試用閩南語説唱的方式,講述歷史文化和地方傳統;共同打造閩臺街舞技能技巧權威認證平臺,規範從業者教育和文化素養等。“只有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改變社會上觀望和懷疑的態度,營造更好的産業生態,繼而反哺優秀文化。”

  臺灣知名街舞玩家林建穎認為,街舞本土化不只是用方言表演那麼簡單。林建穎表示,若兩岸共同探討如何將中華傳統文化注入街舞,探索舞臺劇、影視劇等多種合作方式,或許會有出乎意料的新發展。(朱力南)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