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兩岸婚戀新趨勢 “臺灣女”青睞“大陸男”

2017年10月20日 08:23:00來源:新華網

  一直以來,兩岸婚戀都是兩岸交流交往中的重要話題。自1989年大陸首例涉臺婚姻在廈門登記以來,至今已有近40萬對兩岸配偶喜結良緣,並以每年1萬對至2萬對的速度增長。隨著兩岸交流的日益深入和大陸經濟社會的發展,兩岸婚戀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如今在臺灣,娶大陸媳婦很正常

  “你怎麼娶一個大陸媳婦?”曾幾何時,兩岸婚戀一度是“老夫少妻”或“傍大款”的代名詞;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岸婚姻家庭逐漸趨向年輕化和平等化。

  “如今在臺灣,娶大陸媳婦是非常正常的。”臺灣青年紀正義説。2011年紀正義與一名浙江舟山姑娘結婚,兩人的“海峽情緣”並未遇到來自親友的阻力。隨著大陸經濟迅猛發展,結婚幾年後,紀正義決定放下在臺灣的工廠,專心在大陸打拼。

  有島內媒體分析,縱觀這些年兩岸婚戀的發展脈絡,可以發現,兩岸婚戀年齡結構更趨合理;相識渠道趨於多樣,通過工作、求學、網路等方式結緣的人逐漸增多;夫妻幸福度大大提升。

  “臺灣妹”看好“大陸男”

  臺當局內務部門統計顯示,10多年前多半是臺灣男娶大陸女,但近兩三年情勢出現了變化,臺灣女嫁給大陸男的越來越多。據島內媒體調查結果,10年前,僅有300多名臺灣女性嫁給大陸男,2016年則大增至820人,增長了兩倍多。臺灣知名女星徐熙媛、劉若英和陳妍希都嫁到了大陸。

  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鐘錦明稱,早期大陸比較落後,加上某些媒體負面宣傳,影響了島內民眾對大陸人的看法。而現在大陸經濟起飛,更多臺灣女性願意到大陸工作,並進一步認識大陸男性。

  “勢均力敵”的愛情

  “我覺得如今兩岸婚姻有種‘強強聯合’的感覺。”“90後”“臺商二代”褚富宥跟隨父親在大陸經商時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我們有著共同的話題和價值觀,在生活習慣上也幾乎沒有不同,是‘勢均力敵’的愛情。”

  專家指出,通過讀書、就業、經商、旅遊等方式自然相識已經逐漸成為兩岸婚姻的主流結識方式,這些婚姻也有更好的感情基礎,雙方的層次更加多元,“勢均力敵”、“共同打拼”逐漸成為兩岸婚姻中的主流常態。

  在妻子的鼓勵下,褚富宥決定從父輩的傳統製造領域“跳出”,到浙江寧波開一家專營水處理的科技公司。“雖然白手起家很辛苦,但這裡發展空間很大,夫妻二人合力打拼,創業將迎來‘新天地’。”褚富宥説。

  “通過媒體、網路和常來常往,兩岸連接密切。兩岸小夫妻共同創業的趨勢明顯。”浙江省臺辦副主任何永明認為,隨著兩岸年輕人相互帶來新視野,他們更多在文創服務、科技行業等領域中大展拳腳。

  越來越多的兩岸夫妻婚後定居大陸

  多年在大陸和臺灣之間往返做“空中飛人”後,臺商周鮑華最終把事業重心移至大陸,選擇在杭州定居。而在杭州妻子看來,喜歡吃西湖醋魚、輕鬆“玩轉”移動支付的周鮑華,早已“像一個杭州佬”。

  80後臺商蔡坤良,因為看好上海的發展前景,就放下在臺灣的事業,專心在大陸打拼。“一方面妻兒團聚,另一方面這些年大陸發展迅速,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網際網路都很發達,生活上比在臺灣還方便。”蔡坤良説,“身邊的臺灣朋友,有來的有走的,總體看來,留下比走的多。”

  和周鮑華、蔡坤良一樣,自1987年兩岸恢復民間交往以來,越來越多的年輕足跡跨越淺淺的海峽,成就了一段段“海峽情緣”。在早期,兩岸婚姻多以陸配單向流入臺灣生活、定居為主,但如今,越來越多的兩岸夫妻選擇在婚後定居大陸。從單向流動到雙向發展,折射出兩岸跨海婚戀的變遷與融合。(根據新華社、中新社、人民日報海外版等報道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