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外媒看臺灣青年蜂擁赴陸:大陸優渥政策擊中臺灣“痛點”

2017年10月16日 09:05:32來源:參考消息網

  參考消息網10月15日報道 外媒稱,兩岸關係自蔡英文上臺後急凍,最近更因新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的“臺獨”言論進一步緊繃,但並不影響大陸落實“惠臺青創”政策,臺灣青年到大陸發展的意願也並未冷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網站10月1日報道,國臺辦數據顯示,臺灣青年到大陸實習、工作或創業人數持續穩健攀升,兩岸交流熱絡,臺灣青年懷揣“前途須要自己拼”的動力,在西進的過程中對大陸好感倍增。

  今年7月,臺灣世新大學傳播管理系學生黃文琪首次前往中國大陸,與另外兩名同學到上海臺資網路企業實習,經過兩個月的在地體驗,她甚至打算明年畢業後到大陸工作。她説:“好幾位老師都蠻鼓勵我們去大陸發展,大陸的工作機會比臺灣多很多,臺灣現在力推新南向政策,但東南亞有語言隔閡,生活方式不同,文化也不同,我會優先考慮大陸,因為不需要擔心語言問題。”

  報道稱,臺灣青年西進大陸奮鬥,與臺灣島內低迷不振的經濟和就業環境脫不了關係。數據顯示,臺灣青年失業率高、大學畢業生平均起薪低,在此背景下,大陸頻頻向臺灣青年招手,正好打中臺灣的痛點。

  三年前,大陸喊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在鼓勵“雙創”的同時也主張對全球攬才,臺灣青年也被有計劃地納入北京政府發展新創“人才工程”的版圖。為鼓勵臺灣青年赴陸創業,國臺辦先在2015年分三批成立22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與“海峽兩岸青年創業示範點”。去年,國臺辦在原有基礎上“加碼”掛牌,至今在大陸大江南北各地共授牌設立41個基地和12個示範點。此外,即便少了國臺辦的授權掛牌,大陸民間的企業孵化器在有意創業的臺灣青年圈子中詢問度也與日俱增。

  在大陸19個城市設立50多個據點的優客工場廈門區域總經理陳琛説:“大陸這兩年在吸納臺灣青年到這裡創業,給出了比較好的惠利和扶持。原來他們對大陸的環境沒太多感知,但這兩年越來越多的相應政策宣導,和這種創業服務平臺到臺灣方面進行宣傳,所以擴大了接觸面。另外,大陸這兩年的政策比較切實地解決臺灣人來大陸的生活問題,例如住房補貼,都是比較實際、比較能夠讓大家安心落地的政策。”

  睿智未來(廈門)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余介甫原本在臺資公司上班,經常在臺灣、日本、美國和大陸等地跑,兩年前決定自立門戶,在廈門和深圳兩地開發物聯網和智慧傢具。余介甫認為:“大陸內銷市場大,而且市場對創新的接受度大,不像創新事業在臺灣會被僵化的政策綁死,墨守成規是扼殺創新的最大因素。”

  報道稱,不過,即使有了大陸的資金加持,臺灣青年的創業路未必就一路順遂。陳琛指出,大陸市場“玩法多,變化快”,新競爭者層出不窮,這類環境很容易讓準備不足的臺灣青創企業水土不服。

  但在廈門從事軟裝設計的蔡婕妤認為,臺灣的軟實力優勢在於文創,臺灣也不乏潛力無限的文創工作者,正好可為經濟騰飛的大陸市場注入優質的文創和人文養分。據她觀察,進駐廈門的臺灣文創業者確實逐年增加。

[責任編輯:郭碧娟]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