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社工在福州:這裡有更大的舞臺

2017年10月08日 10:26:08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福州10月7日電(記者許雪毅)這個長假期間,“80後”的高雄青年涂佳榮回到臺灣。休假之餘,他在屏東的兩所大學之間忙碌著,希望吸引更多臺灣社工係青年到福州實習。“這裡有更大的舞臺。”他説。

  再過兩天,就是涂佳榮到福州工作一週年的日子。去年10月9日,他正式到福州市馬尾區當社工,一開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簽約4個月,後來發現前景不錯,於是留了下來。

  如今,作為馬尾區致睿青少年事務服務中心主任,涂佳榮和妻子以及8個大陸員工攜手奮鬥。妻子是臺南人,生於1986年,比涂佳榮小一歲。原本妻子在臺灣的社工機構做老人服務,後來在他的勸説下加入福州團隊。

  “做社工是不是和志願者一樣,獻愛心、純義務?”面對這樣的疑問,本科就讀于臺灣美和科技大學社會工作係的涂佳榮總是耐心解釋:社工和律師、醫生一樣,需要獲得執業資格,是一份助人的職業,需要愛心,更需要專業。

  涂佳榮發現,大陸的社工起步比臺灣晚,但發展很快。以馬尾區為例,區政府購買社工服務的預算投入逐年遞增。

  一年的時間裏,他們走社區、進學校,一直在為留守兒童、校園學生等忙活著。這也將是他金秋十月的工作重點:中秋假期前,團隊走訪了馬尾區60名留守兒童,為每人建立檔案,下一步將提供更細緻的服務;之前團隊已經舉辦了平安校園講座,接下來將針對防止校園欺淩發生、健全學生法律法規意識繼續開展工作……

  涂佳榮是兩岸青年交流的受益者。10年前,他第一次“登陸”,到上海、南京等地做交流,對大陸日新月異的景象印象深刻。此後,他積極參加在福建舉辦的海峽論壇等活動。去年,在福州的朋友介紹下,他來到馬尾區工作。

  “我的個性是喜歡挑戰。”涂佳榮説,“事實證明,到大陸來嘗試是對的。”

  涂佳榮積極投身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今年7月,他積極推動臺灣7所大學的9名社工係學生到福州開展實習工作;8月,他參與組織兩岸大學生領袖營,邀請來自臺灣50多所大專院校的近百名學生領袖到福建交流聯誼。

  “和10年前的我一樣,在這裡的親眼所見很快打消了很多臺灣青年‘大陸臟亂差’的疑慮。便捷的網路支付、網約車等讓大家感到新鮮有趣,頗具潛力的就業市場也很有吸引力。”涂佳榮説。

  最近,涂佳榮正為明年暑假臺灣社工係大學生來福建實習一事而努力。“我要在11月前把相關資訊和方案提供給臺灣各個大學,開始招募實習學生。”他説。

  在今年6月舉辦的第九屆海峽論壇上,涂佳榮給大陸有關部門提了三個建議:希望推動自己所在的臺灣中華青年志工交流協會在福建成立辦事處;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支援臺灣社工係學生來大陸實習;希望大陸出臺相關政策鼓勵臺灣社工係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

  短短幾個月,三條建議都得到落實,讓涂佳榮感到驚喜。“雖然目前到大陸做社工的起薪不如臺灣,但增幅很快,潛力巨大。有志向的臺灣青年都應該過來看看。”他説。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