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三位60後、70後、80後臺商眼中的廣西機遇

2017年09月17日 14:32:3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9月15日,第十三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兩岸産業共同市場論壇在廣西南寧舉辦。(台灣網 王怡然 攝)

  台灣網9月17日訊(記者王怡然) 廣西臺商黃源榮看著不像商人,更像農民。9月15日,在第十三屆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兩岸産業共同市場論壇現場,記者見到黃源榮時,他普普通通的T恤長褲,和其他西裝革履的參會嘉賓相比,他形象樸實。

  60後臺商黃源榮1993年來廣西南寧從事果蔬種植,他説自己在這裡的發展“一直以來都蠻順暢的”,因為“南寧氣候溫暖,颱風較少,適合發展農業,如果在沿海地區,果樹會經常遭遇颱風破壞,可是在南寧就不會。”

  目前黃源榮在廣西試種臺灣水果釋迦成功,已栽種了300畝。他説自己以“實在的方式跟當地政府和農民打交道,把新品種推廣到農村,大家共同打造農業生態環境,一起致富。”

  黃源榮説參加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可以認識很多臺灣的朋友,而且各個層次的人都有討論發言的機會,“我們很多想説的、想做的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提出來。”

  與剛來廣西的時候相比,黃源榮説現在廣西變化巨大,“我剛來的時候,這裡算是落後的地方,各方麵條件都不成熟,經過這些年的建設,廣西的環境變好了,對各行各業來講,這個時候來廣西投資都是蠻好的機遇。”

  70後臺商賴俊宏是一個“臺商二代”,賴俊宏的父親曾在湖南長沙開過一個廠生産一次性食具,後來把這項生意停了。賴家在上海還做燈飾銷售,賴俊宏在幫父親做大陸內銷市場的時候,負責西南西北地區,廣西正好在他負責的區域範圍內,他説“感覺廣西最有發展潛力”,於是2014年底來南寧開了一家店經營燈飾。“我們公司在大陸有368家專賣店,我從2015年排名225,經過一年時間努力,做到35名。”

  賴俊宏説廣西人很好相處,不排外。“我在南寧經商,這邊的人對我都很熱情,特別是區臺辦、市臺辦的領導對我們像娘家人一樣,他們經常會到我們店裏去看一看,關心我們的企業在南寧的發展。”

  目前是南寧市青委會常務副主委的賴俊宏正計劃召集幾個臺灣朋友來廣西這邊做小吃餐飲,“不是説開那種多大的餐廳,就做臺灣的精緻小吃。廣西人對吃很講究,我覺得這會是一個市場。還有,廣西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也相當大,我目前也有涉足農業和觀光旅遊業。”

  出生於80後的周代詳是南寧臺協會長,他也是全國臺企聯裏最年輕的一個會長。

  周代詳也是一個“臺商二代”,但是他説不喜歡這個説法,自己以前也從沒想過要來大陸接父母的班,後來考慮父親在大陸打拼了這麼久,就算不接班,也應該了解這邊的市場,於是來了大陸,沒想到來了後“還蠻喜歡,才又選擇去加拿大讀經濟”。

  據周代詳介紹,目前南寧臺協裏有二三十家企業都從事農業,他認為“廣西比較適合發展農業,臺灣在精緻農業方面比較有經驗,可以把這些經驗帶來這裡。”

  周代詳説這些年對廣西最強烈的感受就是發展迅速,他説回臺灣會跟朋友們講,讓他們有機會一定到大陸來走走。參加桂臺經貿文化合作論壇,可以了解到政府的一些政策,以及接下來的發展方向。

  周代詳的父親在廣西從事混凝土生産銷售已有二十餘年時間,他説跟父母在經營管理企業的理念上會有衝突,父親總覺得他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學習,但是,“我認為就是要做出成績來給父親看到,獲得父親的認可。”(完)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