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林毅夫寄語兩岸經濟融合:大陸仍是臺灣最大機遇

2017年09月09日 08:25:31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8日在京表示,由於大陸內需市場廣闊、産業升級空間巨大,大陸仍是臺灣最大的機遇,希望兩岸經濟加快融合,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林毅夫在當日開幕的第20屆京臺科技論壇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時作上述表示。

  他認為,中國作為中等收入國家,大量中低端産業面臨升級。例如去年中國進口的製造業産品達1.1萬億美元,如果國內産業向中高端持續邁進,將有效拉動內需。此外,國內基礎設施也有巨大完善空間,例如城市地下鐵路、地下管網等,農村城鎮化進程方興未艾,這些都是巨大的投資機會,將有力拉動經濟。

  “這些也是供給側結構改革中補投資短板的方向,只要充分利用好有利的投資機會,中國應能維持較高的投資增長率,並帶動就業增長。中國政府提出維持GDP每年6.5%以上的增長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林毅夫説。

  談起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林毅夫表示,上世紀90年代後期至今,臺灣經濟雖有所增長,但與其他許多經濟體相比卻是原地踏步。原因就在於李登輝、陳水扁等臺灣當局領導人違背經濟規律,以“戒急用忍”“南向政策”等限制臺灣與大陸的經濟融合。

  林毅夫表示,從經濟學理論看,一個地區經濟要發展,靠的是産業不斷升級來提高勞動生産率,並適時進行産業轉移,充分利用其他地區的廉價勞動力優勢,同時尋求更具消費潛力的市場。因此,與大陸經濟融合是臺灣經濟應該走的路。

  林毅夫認為,2008年之後的8年間,兩岸在“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上達成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走上了互利共贏的發展道路。但這一進程由於島內政局的變化而遭到嚴重干擾。當前臺灣經濟發展如逆水行舟,如果不努力,機會將越來越少,空間會越來越窄。

  “大陸是臺灣發展最大的機遇。希望兩岸一起努力,抓住這個機遇。我也希望兩岸經濟融合,不僅推動臺灣的發展,也能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貢獻。”林毅夫説。(記者查文曄 劉歡)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