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臺灣旅遊業者“苦撐待變”

2017年08月14日 08:45:22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新華社臺北8月13日電(記者齊湘輝 何自力)“真的比以前差很多!”——走在臺灣旅遊勝地墾丁最繁華的墾丁大街上,一位本地遊客望著空蕩許多的夜市,對同伴感慨地説。

  墾丁大街是墾丁景區最熱鬧的商業街,這一帶分佈著較為密集的各色民宿。每當夜幕降臨,美食攤點密密麻麻地佈滿了這條長約1公里的夜市大街,是遊客最愛“打卡”的地方。

  記者幾年前曾經造訪此地。和當時相比,墾丁大街的遊客明顯比以前稀少許多,之前有些要排長隊的攤位前,長龍已不見蹤影。不少裝潢精美、面朝大海的民宿打出“尚有空房”的招牌,與之前旺季一房難求的景象形成鮮明對比。

  “和以前相比真是差很多。以前晚上八九點哪有空位,十桌有九桌大陸游客!”在墾丁大街經營一家海鮮小吃店的張媽媽對記者抱怨説,自從臺灣政黨輪替後,政策收緊,大陸游客少了許多,對她的生意影響很大。

  不僅是墾丁大街,大陸游客必去的景點鵝鑾鼻、貓鼻頭公園觀光人數更是遭遇了“雪崩式”下滑。根據墾丁公園管理處的統計,今年上半年墾丁公園境內景點總人數僅211萬餘人,比去年同期344萬餘人大減132萬8700余人,其中鵝鑾鼻公園比去年少了25萬多人,貓鼻頭公園從去年同期107萬餘人銳減至今年只剩33萬餘人,更是狂減73萬餘人,兩個園區就少了近百萬觀光人次。

  “墾丁旅遊人數的大幅下滑,主要就是因為大陸游客大幅減少。”墾丁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王精誠對記者説,有島內媒體歸咎於墾丁旅遊“臟又貴”,其實不然。墾丁旅遊品質一直維持著相應的品質,為什麼前幾年這麼火,從去年開始,就不行了呢?

  根據臺當局“觀光局”近日公佈赴臺旅客人數統計,民進黨當局執政這一年來大陸游客赴臺人數減少145.6萬人次,觀光收益銳減700億元(新台幣,下同);民進黨當局寄希望於“新南向”政策帶來東南亞遊客填補,統計顯示“新南向”增加30萬人次,收益約多77億元。但加減後,總觀光收益還是減少623億元,也讓旅遊業者大喊“活不下去了”。

  “‘新南向’哪能填補大陸游客減少帶來的損失!”在墾丁擁有6、7家民宿的里長張昌益表示,東南亞遊客不僅人數上遠遠無法填補大陸游客減少的缺口,在購買力上也比大陸游客差很多。

  張昌益在墾丁開民宿已有30多年。據他觀察,大陸游客和臺灣本地遊客形成互補,為著經濟效益和旅遊體驗最佳,許多大陸游客會選擇淡季到墾丁。而且,當墾丁旅遊者過多時,會自動溢出到恒春半島,對恒春的旅遊業形成帶動作用。

  “大陸游客銳減對墾丁的影響還算小的,但是恒春的很多民宿,尤其是受前幾年旅遊市場火爆向銀行舉債修建民宿的旅遊業者,影響就很致命了。至於高雄、阿里山、日月潭等地以往陸客傳統旅遊地,受大陸游客減少的影響更加厲害。”王精誠説。

  記者在恒春、高雄等地看到,很多民宿的門前挂起了“此房出售”的牌子。根據臺“觀光局”的統計,高雄有19家待售商旅飯店,其中包含1家觀光飯店;待售商旅飯店房數超1500間房,待售金額高達64億元。

  據了解,今年進入暑期旺季以來,高雄已有兩家專接大陸游客旅行團的酒店倒閉。高雄市九福企業集團總管理處經理馬光輝説,去年以來南臺灣已經有很多酒店陸續停業。當前的兩岸關係看來沒有太大進展,很多高雄的酒店同業都有再賠三年的最壞打算。

  一位計程車司機曾向記者抱怨説,以往暑期是旺季,經常搭大陸個人遊遊客環島“跑透透”。今年就慘了,收入少了一半。

  “現在旅遊業者‘苦撐待變’,希望兩岸關係不會這樣一直僵持下去,早日迎來春暖花開的一天。”王精誠説。

  長期觀察恒春半島旅遊生態的墾丁福華飯店總經理張積光表示,雖然福華相較以前入住率只減少了一成左右,但是“臺灣旅遊業不能再等!”他認為,重新吸引大陸游客回到臺灣市場,才是挽救臺灣觀光業的根本做法。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