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中華兒女科技體驗營參訪北京交大 了解高鐵“黑科技”

2017年08月03日 10:01:4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華兒女科技體驗營”一行20余人來到北京交通大學參訪。(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8月1日北京訊 (記者 李傑)高鐵、微信、移動支付、超級電腦、墨子衛星……這是一群兩岸大學生交流時,雙方感興趣的熱門話題。1日上午,由新黨主席郁慕明帶領的“中華兒女科技體驗營”一行20余人來到北京交通大學參訪,聆聽了專家有關高鐵的講座之後,與北京交大的學生們一起交流座談,暢談感受。

  1日上午,25名來自臺灣淡江大學、新竹交通大學等18所高校的臺灣大學生營員,與10余位北京交大的學子一起,聆聽了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世偉所作的《快速發展的高速鐵路》主題講座,了解大陸從擁擠的綠皮車、到配備餐車臥鋪的普快特快列車、再到現在寬敞明亮速度更快的高鐵的飛速發展歷程,聽專家講述大陸高鐵技術創新都有哪些“黑科技”。

  講座之後,兩岸大學生展開了一場面對面的座談,暢談對高鐵講座的感受;對兩岸印象深刻的地方;兩岸學生校園生活異同;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對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建議;甚至求學、就業、美食、旅遊、影視明星……,大家都抓住難得的機會提問和交流,討論氣氛十分融洽熱烈。

  “大陸的軌道交通太先進了,臺灣還有很大發展進步的空間,”來自臺灣淡江大學的吳怡臻表示,自己雖然是第一次來大陸,但是和大陸學生都很聊得來,相處得也很好。她説:“大陸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我們幾乎沒有不一樣。以往在網路上看到兩岸對立的言語,在真實交流中其實是沒有的。”她認為,有些“網紅”為了吸引眼球,故意發表浮誇、偏激的語言,影響大多數人的看法,導致兩岸民眾觀感惡化,希望兩岸網友都能引以為戒。

  嘉義大學的李宗隆教授是本次體驗營的帶隊老師,他表示,這兩年感受到大陸變化很大,微信、第三方支付、超級電腦、墨子衛星等方面的科技發展都引人矚目。他還表示,目前臺灣的政治氣候、媒體氣氛就是“去中國化”,不鼓勵甚至禁止臺灣人到大陸來,不讓臺灣人了解大陸情況。但兩岸的交流活動還是應該堅持,讓互相參訪的學生作兩岸交流的“種子”,促進雙方的了解。

  北京交通大學的雷顏行説,臺灣很多學生來大陸後覺得微信很好用,覺得我們大陸的科技很發達,外賣、第三方支付也是雙方談的比較多的話題,

  作為即將去臺灣學習的交換生,北京交通大學的武文濤這次認識了不少臺灣的新朋友,他從臺灣學生那裏了解學習、就業的訊息,也向對方介紹了很多大陸的情況,比如高鐵和動車的區別,乘坐高鐵的體驗,是很多臺灣學生都想知道的話題。

  了解大陸高鐵發展和技術創新,是此次學生體驗的主題活動之一。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關忠良對來訪的臺灣大學生介紹了學校概況,軌道交通人才培養、科技研究等情況,他表示,年輕人是兩岸交流的使者,希望兩岸學生互相學習,成為永遠的朋友,為兩岸交流做出更大的貢獻。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代表研習營向北京交通大學和主辦方表示了謝意,他説,兩岸交流不僅是我們到大陸來,大陸民眾也要到臺灣去。彼此交流會帶來更深更全的了解,希望同學們可以通過大陸之行,了解大陸高鐵建設的經驗目標,也對軌道建設有所幫助。

  國臺辦交流中心副主任苗京平出席此次活動,他表示,北京交通大學是中國大陸高鐵的研發高地,期望臺灣同學可以多了解中國大陸高鐵的成果和技術,把所學所看到的東西結合起來,為中華民族的騰飛貢獻自己的力量。(完)

北京交通大學歡迎臺灣客人。(台灣網 李傑 攝)

 

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關忠良向來訪的臺灣大學生介紹學校概況。(台灣網 李傑 攝)

 

臺灣新黨主席郁慕明代表體驗營致辭。(台灣網 李傑 攝)

 

國臺辦交流中心副主任苗京平致辭。(台灣網 李傑 攝)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何世偉作《快速發展的高速鐵路》主題講座。(台灣網 李傑 攝)

 

兩岸大學生座談交流。(台灣網 李傑 攝)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