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胞學子參觀東北烈士紀念館:了解歷史緬懷先烈

2017年07月31日 21:30:4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胞學子2017台灣史暑期研習營”營員參觀東北抗聯烈士紀念館。(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7月22日哈爾濱消息 (記者 李傑)22日,參加“臺胞學子2017台灣史暑期研習營”80多位臺灣青年大學生來到了位於哈爾濱市的東北抗聯烈士紀念館,了解當年東北14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的英雄事跡和日本侵略者的殘酷罪行。

  東北烈士紀念館成立於1948年10月10日,坐落在哈爾濱市南崗區一曼街241號,這座建築最初作為圖書館而修建,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我國東北後,1933年被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佔用。從此,這裡成為日本侵略者殘酷鎮壓中國人民的罪惡場所,不計其數為反抗日本侵略者而進行英勇鬥爭的共産黨員和愛國志士在這裡被關押、折磨致死。

  學生們先後參觀了《黑土英魂——東北抗日戰爭時期烈士事跡陳列》和《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罪惡及舊址復原陳列》展覽,通過講解員的講解,營員們了解到抗日先烈的英勇事跡、偽滿哈爾濱警察廳的殘暴統治、以及日本侵略者殘酷鎮壓東北人民反滿抗日活動的罪行。

  展館裏現有館藏文物1.1萬餘件,不僅包括大量珍貴影像、照片資料,還包括侵華日軍的罪證實物等。當參訪的臺灣學子看到當年警察廳關押犯人的囚室、復原的刑具,看到楊靖宇穿過的大衫、趙尚志用過的手槍、趙一曼寫給寧兒的信、李兆麟犧牲時穿過的血衣等珍貴文物,都感到了深刻的震撼。

  臺灣知名學者、世新大學教授王曉波作為本次研習營特約專家,也參加了參訪活動,他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參觀之後,感觸很複雜:首先,落後就會挨打,當年中國落後了,就受到外敵這樣的摧殘,所以中國必須富強;第二,中國今天還能站起來,是由於中國人民有強烈的愛國心,願意犧牲自己來成就國家和民族,這種精神是我們中國人民世世代代不可缺的精神遺産;第三,自己的父親、舅舅都參加過抗日戰爭。舅舅當年參加青年軍前給母親留下書信説:“今後弟弟在母親身邊盡孝,我要去盡忠。”已經報了必死的信念。正是有當年的這些抗戰的先烈,才有我們最後的勝利和今天的生活。

  來自臺灣銘傳大學的高瓛翔説,參觀之後心情很沉重,以前只知道抗日戰爭的大概情況,而趙一曼、趙尚志這些英雄的事跡參觀以後才詳細地了解到。覺得這些烈士們都很英勇。

  另一位臺灣大學生翁上捷表示,之前學到的歷史都是課本上的,很容易忘記,通過參觀親身看到的歷史,比聽課學來的印象更加深刻。感覺以前的生活很可怕,現在的生活很幸福。她印象最深的是趙一曼烈士,那樣年輕的女性,放棄最親愛的兒子,為了國家犧牲自己,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讓自己覺得很欽佩。

  此次研習營時間為7月20日開始至7月27日結束,由全國臺聯和海峽兩岸交流中心共同主辦,營員們來自臺灣島內30多所高校,他們在研習營中除了傾聽專家關於臺灣史的專題講座之外,還將參觀侵華日軍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等歷史遺跡,加深對歷史的認識。(完)

  講解員講解偽滿哈爾濱警察廳的殘暴統治,以及日本侵略者殘酷鎮壓東北人民反滿抗日活動的罪行。(台灣網 李傑 攝)

臺灣學生參觀東北抗聯烈士紀念館。(台灣網 李傑 攝)

講解員講解馬佔山決戰江橋的抗日事跡。(台灣網 李傑 攝)

展覽館裏冷雲等抗聯女戰士“八女投江”的壯烈事跡。(台灣網 李傑 攝)

臺灣學子參觀抗日烈士趙尚志生平介紹。(台灣網 李傑 攝)

抗日英雄楊靖宇的雕像。(台灣網 李傑 攝)

  東北烈士紀念館原來曾是偽滿洲國哈爾濱警察廳,在此原址上建成紀念館,更有警示意義。(台灣網 李傑 攝)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