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交流團參觀揚中革命發展紀念館 感受紅色文化

2017年05月14日 20:15:4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新北市交流團參訪“我送親人過大江”主題雕塑廣場。(台灣網 李傑 攝)

  台灣網5月12日鎮江市訊 (記者 李傑)5月9日,臺灣新北市宗親文化暨社區發展鎮江交流團一行40人,來到了被譽為“江中明珠”揚中市,參觀了“我送親人過大江”主題展館、揚中革命鬥爭發展紀念館。

  1949年4月22日,在渡江戰役中,炮聲隆隆的揚中縣西南江面上,一位梳著大辮子的年輕姑娘,挺立船頭,奮力划槳,正把英勇的解放軍戰士送往對岸,這個場景被當時的新華社高級記者鄒健東抓拍下來。定格下了一段經典的歷史回憶。

  多年以後,南京電視臺為紀念南京解放50週年製作電視片《風雨鍾山路》,採訪當年渡江戰役的指揮員之一、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將軍時,老將軍看到這張照片感觸良多,對攝製組的同志一再關照:“一定要找到這位小姑娘。沒有人民的支援,我們過不了江。”

  1999年《京江晚報》、《揚中報》等報刊多次發表照片和文章,電視臺也多次播放《我送親人過大江》的照片,終於,在電視媒體的幫助下,划船的小姑娘顏紅英在渡江戰役勝利50年後找到了,成為一段歷史佳話。

  此後,揚中市又先後發起了“尋找七烈士”活動。邀請解放軍20軍老將軍、老戰士來揚中市市開展紀念渡江戰役勝利60週年活動等。

  為紀念英勇的解放軍戰士和以“大辮子姑娘”為代表的揚中人民的軍民魚水深情,揚中市在在照片拍攝地揚中市新壩鎮欄杆橋碼頭興建了以“我送親人過大江”主題雕塑廣場為中心,“我送親人過大江”主題展館、揚中革命鬥爭發展館為重要組成部分的主題公園——渡江文化園。

  其中,主題雕塑廣場以照片“我送親人過大江”為創作原型,用藝術形式展現了“揚中小姑娘”顏紅英奮力搖櫓和渡江將士緊張待戰的光輝形象。

  “我送親人過大江”主題展館以“歡天喜地迎解放”“男女老少支前忙”“我送親人過大江”“吃水不忘挖井人”等篇章再現了那段崢嶸歲月,濃縮了揚中人民與20軍將士之間的深厚情感。

  揚中革命鬥爭發展館則以“不堪貧苦、農民暴動”“抗擊日寇、揚中會師”“水上交通、江心跳板”“自強不息、建設家園”等篇章記錄了揚中百年發展歷程中的重要時刻和重大事件,展示了揚中這座移民城市特有的精神稟賦。(完)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