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吳興國:帶臺灣京劇到世界舞臺“撒野”

2017年03月16日 12:08:0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天津3月16日電 題:吳興國:帶臺灣京劇到世界舞臺“撒野”

  中新社記者 張道正

  “這是因為傳統給了我自信,讓我能勇敢地到世界的舞臺上去‘撒一次野’,能做到現在説明我們是成功的。”中國臺灣著名戲劇人吳興國15日晚間在天津接受記者採訪時説,用京劇來表現莎士比亞筆下的慾望與人性,不是“反叛”京劇,而是從中看到了臺灣京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希望。

  5月12日、13日,臺灣當代傳奇劇場將在創始人、著名戲劇人吳興國的率領下來津,在天津大劇院帶來該團的代表作《慾望城國》。吳興國3月15日晚間在天津大劇院進行了名為《乘慾望之翼---翻轉傳統,飛向世界舞臺》的主題講座。

  吳興國現任臺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教授,為臺灣少數橫跨電影、電視、傳統戲曲、現代劇場以及舞蹈界之全方位表演藝術家。被大眾所熟知的是,吳興國曾參與拍攝過《誘僧》、《青蛇》、《誰主沉浮》、《宋家皇朝》、《面引子》等十四部經典電影作品,電視劇則有《情劍山河》、《長恨歌》等代表作。

  然而,吳興國真正熱愛並認可的,還是舞臺表演。1986年,吳興國聯合一群青年京劇演員,創立當代傳奇劇場,編導主演多出融合現代劇場形式的京劇作品。改編自莎劇《麥克白》的作品《慾望城國》,一舉成功,廣受國際邀約于各大藝術節演出,足跡遍至英國國家劇院,法國亞維儂藝術節等世界各處。

  創團30年以來,《慾望城國》成為當代傳奇劇場的經典劇目,吳興國也廣受世界各國讚譽。但當代傳奇劇場誕生初始,卻是異常艱難。

  吳興國介紹説,當時臺灣的許多公家劇團都解散了,不少演員也在考慮改行。懷著一腔熱血,又曾是戲校尖子生的吳興國堅持認為,自己應該為代表中國傳統戲劇的京劇做一些事,於是與一些志同道合的年輕朋友共同創立了當代傳奇劇場。吳興國所想到的出路,就是將京劇與西方戲劇相結合。

  “莎士比亞作品在文學上非常經典,他是世界級的戲劇大師,而京劇則是亞洲表演藝術的代表,我覺得二者的結合可謂‘門當戶對’。”吳興國説,基於為臺灣京劇想出路的初衷,他們推出了根據莎士比亞《麥克白》改編的舞臺劇《慾望城國》。

  這種大膽的創作,讓彼時的輿論大為驚訝,視吳興國為京劇“叛徒”。吳興國卻從中看到了臺灣京劇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希望。他和同伴在創作《慾望城國》時,將《麥克白》變為了東周列國薊國大將敖叔徵謀權篡國的故事,而表演則是地地道道的京劇,用了最傳統的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用京劇來表現莎士比亞筆下的慾望與人性。

  “其實當時我們內心都非常複雜,一方面覺得臺灣京劇必須邁出變革的第一步,另一方面作為傳統京劇的繼承者,又‘捨不得’毀滅京劇。”自此後,吳興國堅持用京劇演出莎士比亞作品,1990年他首次率團赴英國演出,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盛譽。從最早的《慾望城國》起,當代傳奇劇場已成為臺灣京劇一面當之無愧的旗幟。

  念及今夕,吳興國感慨非常:“現在想來,我們這群‘憤青’做的最大貢獻,就是試圖把傳統裏面最精緻的表演、情感和文學、美學結合上了西方戲劇,這是因為傳統給了我自信,讓我能勇敢地到世界的舞臺上去‘撒一次野’,能做到現在説明我們是成功的。我感謝中國的傳統文化,感謝我們的祖師爺。”

  近年來,吳興國在“京劇改革推廣”的路上走的更遠,他嘗試將搖滾引入到京劇中,推出了改編自古典名著《水滸傳》的一系列作品,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效果顯著。

  吳興國説,“雖然傳統戲劇的市場現在仍然很小,我們也知道它的困境,但我總是非常自信地告訴自己,這條路是光明的,因為它是有根底、有血緣的。”(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