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人大臺灣團開放日 臺籍代表回應媒體關注熱點

2017年03月11日 08:27:2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人大臺灣團開放日 臺籍代表回應媒體關注熱點 

  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臺灣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就兩岸媒體近期關注的熱點做了回應。(台灣網 王怡然 攝 )

  台灣網3月10日北京訊 (記者 王怡然)“張志軍主任屬於男神級的部長,謙謙君子,他講的不是硬話,是硬道理——是關於統‘獨’問題的硬道理”。“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是你情我願、大勢所趨”。“人大臺灣代表團主要工作是維護臺胞權益”……3月10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臺灣代表團舉行媒體開放日,就兩岸媒體近期關注的熱點話題做出解答。

  如何理解政府報告中的涉臺內容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臺內容篇幅不大但引發各方關注,報告指出:我們要深入貫徹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九二共識”共同政治基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和平穩定。堅決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臺灣從祖國分裂出去。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兩岸同胞要共擔民族大義,堅定不移推動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共同創造所有中國人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

  對此,臺籍人大代表、安徽省臺聯會長陳清海説,主要從三個方面解讀:首先,報告展現了大陸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不會因臺灣政局的變化而改變,同時報告中三次提到和平,在當前臺海局勢複雜嚴峻的情況下,再次向世人展現了維護臺海和平穩定,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維護祖國和平統一的最大誠意。其次,報告進一步釋放了為廣大臺灣同胞謀福祉的誠意和善意。報告還提出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社會融合是首次提出,這是兩岸關係走向深入的一個重要標誌。第三,報告強調了兩岸同胞共同的權利和共同的義務,一方面共用和平發展的成果是兩岸同胞的共同權利,在和平發展過程中通過合作達到共贏。另外一方面,要共擔民族大義,堅決反對“臺獨”,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形式任何名義把臺灣從祖國獨立出去、分裂出去。

  張志軍主任講的不是“硬話”,是硬道理

  3月6日,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參加全國人大臺灣省代表團全體會議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今年兩岸關係最大的挑戰,就是“臺獨”勢力蠢蠢欲動,這些分裂行徑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必定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臺海的和平穩定帶來非常直接重大的威脅。我們希望,臺灣各界和大陸共同築起一個反對和遏制“臺獨”的銅墻鐵壁。“臺獨”之路就走到盡頭就是統一。但是那樣的統一方式一定會給臺灣社會和民眾帶來巨大傷害。

  對此,臺籍人大代表、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回應説,張志軍主任和他的前任王毅一樣,都屬於男神級的部長,他彬彬有禮,是個謙謙君子,也從來不講硬話。他講的不是硬話,講的是硬道理——是關於“統獨”問題的硬道理。

  臺灣青年來大陸就業創業是你情我願,也是大勢所趨

  兩岸青年的交流是臺灣代表團始終關注的問題。伴隨大陸“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潮涌動,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跨海而來,懷揣著夢想打拼創業,期望在這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大陸各地各有關方面也採取了許多積極措施,為臺灣青年實習就業、創業創新搭建平臺、優化環境、提供便利。截止目前,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共授牌設立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為兩岸青年放飛夢想、施展才華提供了重要平臺。

  當前,大陸正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臺籍人大代表、福建省臺聯會長江爾雄表示,這對於臺灣青年來説,蘊藏著巨大的機會,“因為臺灣從二十多年前就提出了社區營造的行動,完成了四千多個村莊的社區營造工作,在社區營造,以及民宿建設上,臺灣青年有先進的理念和經驗。”

  江爾雄説:“臺灣青年來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是你情我願,也是大勢所趨,大陸這幾年經濟騰飛,每年創造出一千萬個就業崗位,同時大陸生活環境的改善、公共服務的提升,特別是這幾年薪資水準的提高,這些都對臺灣青年産生持續的效應。”

  全國人大代表、臺盟北京市委常務副主委陳軍建議,舉辦2022年冬奧臺胞青年志願者體驗營,通過招募和吸引島內的青年臺胞,以及在大陸就業創業的臺青、讀書的臺生,為冬奧做志願服務。“兩岸青年攜手服務冬奧會,將是一件喜事,因為這不僅僅是志願者之間的交流,更是兩岸情感和思想的融合,體現了真正的體驗式交流”。

  人大臺灣代表團是一個什麼樣的團?

  人大臺灣代表團是一個什麼樣的代表團,許多媒體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對此,出生在臺北的臺籍人大代表陳雲英做了解讀。

  據陳雲英介紹,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黨中央從維護國家統一的戰略高度,對於臺灣同胞在全國人大中發揮代表性作用始終高度重視。從第一屆全國人大開始就有臺灣省籍代表,1975年四屆全國人大首次設立了臺灣省代表團,五屆全國人大決定,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之前,臺灣省暫時選舉十三名全國人大代表,其餘按人口比例應選代表的名額予以保留。從此,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選舉方案,通過召開協商選舉會議民主選舉産生。

  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大多是在祖國大陸出生的臺灣省籍同胞,他們都在各自的領域裏作出傑出的貢獻,長期以來,臺灣省全國人大代表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提出了大量議案、建議,受到中央各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許多建議意見被採納,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陳雲英説,五年來,臺灣代表團提出過約三百份建議,涉臺部分約有一百份。“我們的主要工作是維護臺胞權益,臺胞分四類:一是定居臺胞,目前在大陸擁有居民身份證的定居臺胞約有五萬人;二是常住大陸臺胞,像臺商臺生;三是島內同胞;四是新增的一類——兩岸婚生臺胞,即兩岸婚姻中父母雙方有一方是臺灣同胞,孩子雖然落戶在大陸,但是他也可以被視為臺灣同胞。”

  陳雲英今年提出關於引進臺籍高校教師的建議。據她了解,臺灣博士就業越來越困難,最近這兩三年,他們用腳投票走進大陸的高校來找工作,目前已有一千名臺籍教師遍及大陸不同省市高校。(完)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