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交流怎麼破?臺籍代表有話説

2017年03月08日 23:24:43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交流怎麼破?臺籍代表有話説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資料圖)

  台灣網3月8日北京訊 (記者 王怡然)“要有效地開展兩岸交流”“在體驗式交流方面會有些新做法”“交流就是要深入地接觸”,在京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三位臺籍代表對兩岸青年和基層民眾的交流都有自己的想法。

  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俞正聲主席作政協工作報告時指出,深化政協委員與臺灣民意代表機制化交流,加強與臺灣基層一線和青年一代交往交流,厚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民意基礎。在3月5日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會上,李克強總理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要持續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為臺灣同胞尤其是青年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提供更多便利。

  交流最終是爭取臺灣民心的一個辦法,兩岸交流,如何才能做到入眼,入耳,入腦,再入心,做法很重要。

  “要有效地開展兩岸交流”

  “我的小外孫女一歲多,她經常説不要不要,這麼點小孩都知道不喜歡你説教,所以要用另一種方式去講會好一點。”臺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臺聯會長汪毅夫以自己的小外孫女為例給記者講兩岸交流中的方式問題。

  “假如在課堂上我一直説教,年輕人都不聽。我就是再現一段歷史,讓你自己去做判斷,我也不預設任何立場。很多事臺灣年輕人不知道,你説説他就知道了。不但年輕人包括很多年紀大的也不知道,他們對臺灣省的了解和理解有很大的誤區,很多臺胞都不知道臺灣的歷史到底怎麼回事。”

  汪毅夫説,做工作要講究實效、要有效地開展兩岸交流,“你不能指望辦個夏令營,孩子們來個七八天,他就能夠有很大轉變,他來一趟至少對大陸的情況從不了解到有點了解,對大陸産生一點好感,這不就是轉變嗎?我覺得這就是有效,但在交流當中不能夠有太高的期望。”

  “體驗式交流會有些新做法”

  臺籍人大代表、安徽省臺聯會長陳清海説,2017年,繼續做好兩岸民眾的來往,加強民間交流仍然是安徽省臺聯的一個主要工作,但是在對臺灣青年體驗式交流的做法上會有一些改變。

  2016年3月3日,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政協工作報告中表示要“開展面向臺灣青少年的體驗式交流,針對在大陸就讀臺灣學生的就業情況開展調查研究”,引發兩岸各界廣泛關注。“體驗式交流”讓臺灣青少年觸摸真實的大陸,這對於雙方的認知與理解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年我們準備接待幾個臺灣青年代表團,在安排接待方面,我們將改變以往的做法,不在賓館招待他們,安排他們住到大學的學生宿舍,讓他們和學生一起吃食堂、一起活動,從學生裏面挑幾個人做他們的嚮導和夥伴,按照俞正聲主席講的,要體驗式交流,讓他們切實感覺到我們大陸的大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情況。”

  據陳清海介紹,把在安徽的臺灣同胞和在臺灣的安徽人聯合起來,在他們之間架一座橋梁,其次和嫁去臺灣的安徽新娘建立聯繫,也是安徽省臺聯今年的主要工作。

  “交流就是要深入地接觸”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臺盟廣東省委主委陳蔚文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從事多年教學工作,由於工作關係,常和學校的臺生以及臺灣同行有接觸,他説,大約八年前廣州中醫藥大學有個臺灣學生,他原來是民進黨的,來了一段時間後,他要回去退黨,“他實事求是看了之後思想就會轉變。”

  “我們還曾組織臺灣醫生去貴州、雲南義診,他們很高興。他們中有的人有‘臺獨’思潮,但是在交流中看著他思想的轉變。其實交流,就是大家要深入地接觸、要持久,要踏踏實實交朋友。所以接觸和不接觸不一樣,深入和浮在邊上也不一樣。”

  陳蔚文説他曾接觸一些臺商,這些人來大陸幾十年了,看到大陸蓬勃發展,就講,在大陸發展很好,“基本上他們從心理上、利益上、前途上,想融入大陸。”

  在交流中陳蔚文也發現一些問題,他説,臺灣一些基層的農民、特別是南部的很多農民,有些人還沒機會來大陸,來往多的是一些經商的人。對此他建議擴大交流,“去年五月我們組織了四十多個屏東的臺農,去廣東的邊遠地區跟當地交流,他們很高興,看到我們的發展很激動。”(完)

兩岸交流怎麼破?臺籍代表有話説

臺籍全國人大代表、臺盟廣東省委主委陳蔚文。(台灣網 王怡然 攝)

臺籍人大代表、安徽省臺聯會長陳清海。(台灣網 王怡然 攝)

[責任編輯:盧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