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大陸學者:兩岸經濟關係發展現拐點

2017年01月15日 08:55:27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教授朱磊14日在北京表示,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出現拐點。但大陸方面繼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臺胞在陸發展仍有空間。

  當天,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主辦“兩岸關係——2016觀察2017走向”學術研討會。

  朱磊指出,總體來看,兩岸經濟關係發展達到歷史高點,也出現了拐點。表現為,其一,兩岸貿易依賴程度達到較高水準,但貿易增速下降,今年出現負增長;其二,臺灣到大陸投資總體數額較高,但增速下滑明顯,今年繼續負增長;其三,兩岸金融合作因“兩岸服貿協議”在臺受阻而陷入2009年以來的最大困境。

  在向研討會提交的論文中,他分析,這是內外因素使然。從內因看,大陸與臺灣經濟分別進入中高速和低速增長的歷史階段,決定了兩岸經濟關係的增幅受到制約。大陸産業競爭力的迅速增強與臺灣産業出口競爭力相對衰退,使以投資帶動型貿易為主的兩岸貿易增幅下降。此外,對兩岸政治一體化有敵視和恐懼情緒的島內部分群體也阻撓兩岸經濟一體化。

  外因方面,世界經濟不均衡發展與景氣週期性震蕩導致國際經濟格局改變,歐美消費市場萎縮衝擊兩岸産品出口。同時,世界範圍內,逆全球化現象逐步顯現,反對經濟一體化的聲音在增大,對兩岸經濟關係的深化産生消極作用。

  朱磊進一步分析,臺商在大陸投資高比例維持以歐美市場為最終産品出口市場的“三角貿易”模式。在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歐美市場後,大量臺商不得不將最終市場轉向發展潛力更大的大陸市場。此時恰逢大陸經濟進入以降增速、優結構為主要特徵的轉型期,傳統臺企低成本經營模式與産品結構受到衝擊。

  以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為例,他指出,ECFA本可通過5個後續協議協助臺商轉型升級進入大陸最終産品市場,但2014年3月的“反服貿運動”致使已簽署的“兩岸服貿協議”無法生效;2016年民進黨上臺,協商接近尾聲的“兩岸貨貿協議”也無法簽署,都導致兩岸經濟關係深化發展面臨較大困難。

  展望2017年,朱磊認為,雖然兩岸經濟合作環境受到嚴重影響,但大陸方面政策上仍繼續推動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因此,即使兩岸經濟關係發展出現拐點,臺灣同胞在大陸發展仍有廣闊空間。(記者 楊程晨 路梅)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