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一週侃:“苦”中求“變”

2016年12月16日 10:27:0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本週,經票選的年度代表漢字新鮮出爐,“變”字當選為兩岸年度漢字, “苦”字在臺灣年度漢字評選中拔得頭籌。對此,國臺辦發言人在本週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兩岸評出的‘變’和臺灣的‘苦’,實際上都反映了兩岸民眾對兩岸關係發展和島內局勢變化的切身感受。”其實,臺灣的“苦”也許正是因為“變”。

  本週三(12月14日)臺鐵企業工會走上街頭髮表訴求或許就是臺灣企業和勞工“苦”的縮影。近期,在民進黨當局主導下,臺灣“勞基法”“變”了,爭議了近一年的“一例一休”終成白紙黑字。眼看還有十幾天就是2017年,新規即將上路,許多企業人力缺口加大,新規要求的內容難以有配套制度跟上,而相應的,現有勞工也會感到壓力山大,緩衝期恐不足以應對危機不免讓勞資雙方叫苦不迭。

  近日來,日本核災區食品問題也讓島內民眾有種有苦説不出的感覺。日前有臺媒報道,臺灣的“吉野家”和“無印良品”均被查出有日本核災區生産的湯汁包和醬包,存在巨大安全隱患。而民進黨上臺後一直致力於推動日本核災區食品進口政策的放開。現在,核災區食品就已經滲透到大家日常光顧的餐館和店舖,若真的開放進口或許會後患無窮,著實讓人揪心又無能為力。

  而臺灣旅遊業的從業人員對“苦”也頗有感受。幾個月來,臺灣的旅遊業有點慘澹。根據臺當局最新的統計數據,今年1月至12月8日的陸客赴臺人數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2萬多人,減少幅度為17%,而僅僅10月一個月內團客數量就下跌60%、“自由行”掉了30%。據悉,大陸游客在臺灣的總消費額幾乎佔到全部消費額的五成,大陸游客的減少影響了臺灣旅遊業的發展,一些旅行社不得不裁員,而一系列旅遊相關的産業都跟著受挫,甚至有臺媒調侃“産業”成了“慘業”。而這背後不容忽視的是民進黨當局上臺後不承認“九二共識”導致兩岸溝通機制停擺,最終影響大陸游客到臺灣旅遊。

  其實,正是一系列的變化,造成了臺灣各界民眾“苦”的感受。民進黨當局背離“非核”的承諾計劃開放日本核災區食品、背離對勞工的承諾強推“勞基法修正案”、背離“一中”推出“新南向”,殊不知,背離的卻是島內民心。“苦”不僅是大家的感受,也是對臺灣當局這半年執政的評價。“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現如今,把重心“變”到民眾訴求和兩岸關係上來,或許才是民進黨當局最應考慮的問題。(文/李雪姣)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