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經濟“回溫” 持續性或“快閃式”?

2016年12月18日 10:49:2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連日來,多個臺灣研究機構發佈最新統計顯示,今年下半年以來,臺灣經濟逐漸走出谷底;預計明年形勢更將好於今年,GDP增速將從1.5%起跳。但同時,多位業內人士對未來臺灣經濟表示擔憂,更有專家將此番經濟復蘇定義為“快閃式”。

  臺灣經濟“回溫”是持續性還是“快閃式”?

  臺“主計總處”指出,臺灣第三季度GDP增速已經“破2”;10月出口貿易額同比增加9.4%,增幅創26個月以來新高;2016年全年GDP增速估值為1.35%。“金管會”公佈放款情況顯示,臺灣全體銀行放款餘額已連續4個月增加。另外,臺“發展委員會”景氣對策信號連續三個月綠燈,顯示經濟正在“回溫”。

  對此,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經濟以出口為導向,隨著今年下半年以來世界經濟走勢向好而逐漸走出谷底。如果明年的國際經濟和大陸經濟形勢保持穩定增速,臺灣經濟亦存在持續向好的可能。

  根據今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數據走勢,有部分評測機構預估2017年臺灣GDP增速在2%以上,而具有官方性質的臺經院和“主計總處”卻將這一數字相對較低地定為1.65%和1.87%。

  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則坦言,臺灣的出口表現至今仍未好轉,經濟數據目前主要靠內需指標在支撐。美國新政府的經濟主張使得明年國際經濟形勢的不確定性大增,“保平安”會是明年臺灣經濟的重心。

  曹小衡亦指出,美國新當選總統特朗普上臺後,新的政治因素“摻和”到兩岸問題中,會對臺灣經濟産生影響,“具體會影響到什麼程度,還有待觀察”。

  臺灣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梁國源稍早前分析,考慮到資本累積欠佳、人口老化嚴重、人才缺口擴大、所得分配不均的沉疴尚待解決,加上政治因素的干擾,臺灣經濟淪為“快閃式復蘇”,難以持續。

  “主計總處”也認為,明年仍有不少的不確定因素影響景氣形勢,除特朗普因素外,大陸的經濟結構調整和兩岸關係走勢對島內經濟會存在較大影響。此外,臺灣的消費性電子産品興衰及科技産業轉移對需求的變動,當局的産業政策落實情況等都讓經濟“回溫”程度存疑。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