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學者:綠色臺商骨牌效應 在大陸經營須“政治正確”

2016年12月15日 11:24:08  來源:環球網
字號: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5日報道,臺灣海霸王企業集團被指控在大陸經營發展,卻回臺支援“臺獨”勢力,因而在媒體刊登聲明稱“堅定支援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和平雙贏的心志從未來動搖”,此為蔡英文“執政”後被質疑為具指標性“綠色”臺商企業,首次明確其政治立場。對此,臺灣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助理教授柳金才撰文表示,海霸王集團宣稱支援“兩岸一中”,此舉被大陸視為順應歷史潮流及符合企業發展需要。此顯見臺商企業支援“九二共識”及認同其核心意涵,已經成為一種能否在大陸經營發展所必要選擇的“政治正確”。

  文章稱,值得關注的是,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與巨大董事長劉金標,在此時卻紛紛拒任蔡英文的“總統府資政”,足見臺灣産業界在大陸對綠色臺商施壓下,已經産生“寒蟬效應”,試圖與蔡當局進行某種程度的切割。綜觀“總統府資政”固然多為臺灣社會的“賢達之士”,但具有“獨派”色彩的資政為數眾多。企業家一旦與“獨派”大佬同列為資政,是否會被質疑與“獨派”人士為同流,而被“標簽化”為綠色臺商,恐怕是其心中顧忌。

  海霸王、臺積電及巨大等企業如果著眼于全球與兩岸佈局,自然要避免開罪大陸,以免喪失大陸商機。這有如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時,許多大企業主紛紛表態支援“九二共識”,在此共同政治基礎下兩岸經貿逐漸從合作走向融合。

  柳金才認為,大陸對臺政策採取明顯的區隔性、差別待遇策略,充分運用“九二共識”作為差異化對待不同政黨、縣市政府及團體的判別標準。“九二共識”對臺灣社會而言成為一把“雙面刃”,這是一項既吸納又分化的策略,一方面凝聚“願統”的政治勢力,但也分化疏離“傾獨”的勢力。

  國民黨因持守“九二共識”,即使現處於在野其政治影響力已弱化,大陸依然“雪中送炭”展開“習洪會”,此乃基於共同政治基礎及政治互信。泛藍執政的8個縣市訪問大陸進行城市交流,並簽訂8項協議強化觀光與經濟交流,揭示“對九二共識的認同”就是“對和平發展道路的支援”。而臺北市長柯文哲因表示了解與尊重大陸對“九二共識”的堅持,得以持續展開滬臺“雙城論壇”。這樣區隔性原則不僅裂解泛綠聯盟與第三勢力關係,同時有助於凝聚泛藍“九二共識”聯盟。

  文章最後也分析,除了宣稱要處理“綠色臺商”之外,大陸也隔絕“傾綠傾獨”的人士或媒體組織到大陸發展與採訪。大陸當局運用“九二共識”劃分敵我矛盾與人民內部矛盾,對敵我矛盾採取硬的壓制策略,對人民內部矛盾則是採取軟的懷柔方式,藉此産生寒蟬效應、示範作用,對臺灣民意産生積極引導效果,這使得臺灣內部對“九二共識”的支援與反對聲音逐漸勢均力敵。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