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胞參觀孫中山故居 重溫中山思想(組圖)

2016年11月19日 08:51:1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組圖] 臺胞參觀孫中山故居 重溫中山思想

  11月19日上午,參加第十屆黃埔論壇的黃埔退役將領、黃埔學員後代代表等嘉賓學者參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敬獻花籃,吟唱《“國父”歌》和《黃埔校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深刻領會黃埔精神和中山思想的精髓。(台灣網 郜利敏 攝)

 

[組圖] 臺胞參觀孫中山故居 重溫中山思想

11月19日上午,參加第十屆黃埔論壇的黃埔退役將領、黃埔學員後代代表等嘉賓學者參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台灣網11月19日中山訊 (記者 郜利敏)“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走進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來自臺灣臺北市王津平情不自禁地哼唱《禮運大同篇》。孫中山思想的“天下為公”便是來源於此。

  19日上午,參加第十屆黃埔論壇的黃埔退役將領、黃埔學員後代代表等嘉賓學者參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敬獻花籃,吟唱《“國父”歌》和《黃埔校歌》,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深刻領會黃埔精神和中山思想的精髓。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立於1956年,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由孫中山故居和孫中山文物館兩個展示場所組成。孫中山故居是一幢磚木結構、中西結合的兩層樓房,當初由孫中山先生親自設計、主持修建。

  王津平告訴記者,所謂“臺獨”分子在臺灣搞“去孫中山化”,歪曲歷史,導致很多臺灣年輕人不知道孫中山先生,更不了解孫中山先生為祖國統一、中華民族崛起所作出的傑出貢獻。作為一名臺灣老師,他希望用臺灣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宣揚孫中山先生思想,影響更多臺灣青年,重構並完善他們的歷史脈絡、澆灌出正確的民族情懷和理想。

  王津平兒子王正這次跟隨父親參加黃埔論壇。他認為,孫中山思想最核心就是“愛國主義”,兩岸年輕人應該繼承和發揚中山先生思想。“兩岸一家人。”他希望,兩岸同胞尤其兩岸青年加強深入地交流合作,成為心懷國家大義、民族情懷的中華兒女,完成孫中山遺志,推進兩岸和平交流和發展,完成中華民族的統一大業。

  參觀者紛紛表示,通過黃埔論壇平臺,他們重溫孫中山思想的精髓,深刻思索黃埔精神的內涵意義,更加感到祖國統一的重大意義。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統一富強的中國是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理想。在當前形勢下,兩岸同胞更應該繼承孫中山遺志,共同傳承和發揚愛國革命的黃埔精神,承擔起應盡的歷史責任,努力奮鬥,為兩岸和平統一作出新的貢獻。

  此外,他們還參觀了中山紀念中學、孫文紀念公園等。(完)

參觀者參觀孫中山故居。圖為參觀者正在仔細傾聽紀念館講解員關於孫中山先生的介紹

參觀者參觀孫中山故居。圖為參觀者正在仔細傾聽紀念館講解員關於孫中山先生的介紹。(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參觀者參觀孫文紀念公園。孫文紀念公園設有孫中山先生銅像,參觀者在孫中山先生銅像前合影

參觀者參觀孫文紀念公園。孫文紀念公園設有孫中山先生銅像,參觀者在孫中山先生銅像前合影。(台灣網 郜利敏 攝)

 

圖為參觀者在孫文紀念公園探討中山思想

圖為參觀者在孫文紀念公園探討中山思想。(台灣網 郜利敏 攝)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