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北客家嘉年華見聞

2016年10月17日 08:10:29  來源:新華社
字號:    

  上千名客家鄉親在街頭挑擔踩街,隆重的迎神繞境、祭祀,動聽的客家民謠山歌……正在臺北舉行的“2016台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散發著既傳統又頗具當地特色的客家文化氣息。

  記者16日在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看到,幾座臨時搭成的舞臺正在演出,朗朗童聲唱著新創作的客家童謠:“阿姐婆,坐火車,愛來臺北吾屋下……”;客家劇團演唱的古老採茶山歌悠揚婉轉,訴説著動聽的愛情故事;年輕人的管弦樂、流行樂表演則展現了流行文化與客家元素的結合。主辦方説,在嘉年華的晚會演出中還包括了臺灣客家年輕音樂人以清代著名客家詩人黃遵憲的詩詞為藍本創作的搖滾音樂劇。

  在主題公園內,隨處可見鼓勵學習、傳承客家話的橫幅標語,也有許多展位展賣客家文化、語言、建築、人物的圖書畫冊。一位展位上挂著推廣客家話標語的參展女士對記者説,希望年輕人能多學習客家話,更好地傳承客家文化。

  嘉年華人氣最旺的當屬“小禾埕市集”。濃濃的客家擂茶透出的是豐厚的客家人情,草綠的艾粄回味的是家鄉滋味,蘿蔔糕、東方美人茶、新竹米粉、三義木雕、客家花布等,市集包羅了各地的客家美食及工藝品,吸引了眾人品嘗、購買。

  16日上午在臺北街頭舉行的挑擔奉飯、創意踩街活動吸引了三四千名民眾參與。挑擔奉飯是延續200多年、最具臺灣客家特色的習俗,起源於“義民爺”出征前及作戰時,鄉民挑擔供應酒食,以壯聲勢。戰爭結束後,客家鄉親在祭“義民爺”時仍沿襲奉飯習俗,以表追思。據介紹,今年的擔子約重2公斤,裏面主要是米粉、金針花、木耳等幹貨。

  臺北客家義民嘉年華是一項持續了近30年的傳統活動,也有人稱之為客家狂歡節。今年的嘉年華從15日至17日,為期三天,主要活動包括祭奠、迎神繞境、客家精品及各地傳統美食展售、大型晚會等。

  客家是中華民族的重要民係,祖先來自中原,現主要分佈在閩粵贛、港澳臺等地和海外,歷代在不斷的南遷中形成獨特的方言和文化。臺灣的客家鄉親約三四百萬人。(記者趙博 李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