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借“西風” 遇“知音”——參展臺商的亞博會印象

2016年09月23日 07:58:14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正在烏魯木齊舉行的第五屆中國-亞歐博覽會上,寶島臺灣館是最熱鬧的展館之一。數十家臺灣企業組團亮相,他們帶來的豐富産品引得參觀者紛紛駐足。

  臺灣參展團是亞歐博覽會的“老朋友”,從第一屆至今從未缺席。臺灣團組織者——臺灣貿易中心行銷專案處高級項目經理李金蓮介紹,越來越多的臺灣企業渴望走出去,希望通過中國-亞歐博覽會這樣的展會,讓更多的臺灣商品走向大陸中西部省份乃至“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

  今年臺灣展團的參展規模是歷屆之最,共有49家臺灣企業組團來到烏魯木齊。“前期籌備階段,我們收到200多家臺灣企業的參展申請,從其中擇優選出在臺灣本地口碑好、有良好外貿基礎的一線企業,想要把臺灣最好的産品帶給中外朋友。”李金蓮説。

  穿梭在人頭攢動的臺灣館,不僅可以看到多年來堅持參展的“老客商”,也有希望拓展西部市場的“新面孔”。

  “往年這個時候新疆已經很冷了,今年氣候很暖呀。”連續參加五屆的臺灣客商沈子淵見到新疆本地記者朋友,熱絡地聊起來。從第一屆參展至今,他感慨“收穫太多了”,公司這幾年從採茶、賣茶到研發茶具,擁有了自己的專利,産品銷往17個國家。

  “俄羅斯、斯里蘭卡的經銷商都是我在亞歐博覽會上遇到的,公司在新疆也發展到14家店。”眼瞅著茶葉市場已在西部站穩腳跟,沈子淵卻並沒有滿足。今年,他帶來了自己的專利茶具進行推廣。“我願意再用幾年時間,為我的茶具尋找國際經銷商,讓我的産品在大陸西部和中亞市場紮下根”。

  今年首次參展的臺商焦玉蘭來到新疆十分開心。她告訴記者,自己生産清潔用品的公司在臺灣本地和越南都建立了工廠,幾年前為了拓展大陸市場還分別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倉儲。“不論是産能還是物流,現在公司都有能力擴展更廣闊的市場,所以這次想到亞歐博覽會來看看。”焦玉蘭説,現在大陸加大向西開放的力度,自己也想借著這股“西風”,把産品遠銷到海外。

  在文化創意産業展區,藝術家白芃絪的展臺最為精緻。展區內,觀眾駐足在她最出名的作品“冰煙壺”旁,久久不願離去。這套由黑鐵礦鑄就的茶壺,泡上暖暖的茶後,熱氣會從遍佈壺身的細孔中散發出來,“煙霧繚繞”又透著茶香。

  或許是新疆自身傳統手工藝文化基礎濃厚,她的創作很容易在當地人中找到共鳴,通過藝術結識“知音”成為亞歐博覽會帶給她的意外收穫。“我在這裡結交了很多朋友,他們喜歡我的作品,每年博覽會都會來看我有什麼新創作。”白芃絪説,自己已經連續參加五屆亞歐博覽會了,還在不斷結識新的“知音”。

  “燒制這些作品是在鐵皮房中,溫度特別高,很辛苦。”已經快70歲的她説,儘管和這些朋友一年見一次,但彼此的感情很深。“為我的朋友們創新,把新作品帶到博覽會上,是我現在堅持這項藝術的最大動力”。(記者符曉波、周文其、周生斌)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