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網路媒體走轉改】湘西十八洞村脫貧致富的故事

2016年09月01日 11:06:1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十八洞村村民正在給到訪者講解他們的致富故事。(台灣網 朱煉 攝)

  台灣網8月31日訊 (記者 朱煉)這幾天王健林一句“先定一個小目標,比方説,我先掙它一個億!”紅遍朋友圈。今天我們不説一個億,我們説説目標,在湘西自治州花垣縣的十八洞村,一位返鄉青年、一位養豬大戶、一位大學生村官因為同一個目標努力奮鬥——讓十八洞村村民腰包鼓起來。

  返鄉青年楊斌:讓家鄉變更好是青年的責任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十八洞村,提出“精準扶貧”。當在手機上看到這條新聞時,在外打工的十八洞村村民楊斌激動得一夜沒睡,興奮的在工廠宿舍蹦了一宿,第二天便決定回家。楊斌回憶當時的情景説:“當時也沒什麼計劃,就是覺得應該回來,在家找找機會”。如今楊斌似乎找到了這個機會,成了十八洞村電商運營平臺的負責人。

  十八洞村平日裏以老人居多,大部分都沒有手機,更不懂也不相信電商,這讓楊斌覺得很艱難。楊斌説,老人們沒去看過外面的世界,不知道時代的風雲變化,自己作為年輕人,有責任為建設家鄉出一份力,有責任讓大家的生活過得更好,所以會一直堅持。

  目前,十八洞村依託湖南盤古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實力,形成了線上線下連動的銷售模式。 由於十八洞村産品有限,産業鏈不完善,沒有自己的品牌,線上一直做得不是很好,但線下依託村裏的旅遊資源,銷售情況不錯。楊斌説:未來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村民了解電商,通過電商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富起來。

  養豬大戶隆英祝:希望家鄉沒有留守兒童

  走在十八洞村的公路上,常可以看見一個中年農婦騎著一輛農用三輪摩托賓士,她就是十八洞村的致富能人、養豬大戶隆英祝,現在她辦的養豬場存欄300多頭,以母豬為主。隆英祝致富未忘鄉親,近些年,她先後帶動10多戶貧困戶養豬 ,其中5戶已經脫貧,隆梅秀便是典型的一戶。

  隆梅秀家窮的時候,1歲多的孩子病了想吃肉卻沒錢買,當她哭著找到隆英祝時,隆英祝施出了援手。隆梅秀沒本錢,隆英祝便把豬仔和飼料備好,隆梅秀沒技術,隆英祝便當了她的免費技術顧問。現在幾年過去,隆梅秀家已辦起了養豬場,存欄100多頭,買了小車,成了當地的有車一族。

  不過隆英祝的“野心”不止在養豬上。由於窮,十八洞村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家裏很多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她希望通過帶領村民養豬創業把在外打工的婦女者吸引回來,在家也能賺錢,讓家鄉沒有留守兒童,讓老人在家有依靠,得到更好的照顧。

  大學生村官龔海華:期盼村民的腰胞鼓起來

  從2011年8月26日正式踏入十八洞村,大學生村官龔海華把自己5年多的青年留在了這裡,從最初的村支書助理變成了現在的村支書,見證了這幾年村容村貌的變化。

  回想起初到十八洞村的情景,龔海華直説“大吃一驚”。他説:“來這裡之前,已經給自己做足了心理準備,可是現實還是給了自己當頭一棒”。泥路、木質電桿、喝水要去老遠的地方打,連基本的生活設施都不齊備,村裏基本都是老人,沒有朝氣。

  當時誰又能想到如今的十八洞村會窗明几淨,水泥道寬敞平坦,自來水入戶入廚。實施精準扶貧後,十八洞枝推動了種植業、養殖業、苗繡加工業、鄉村旅遊業、電子商務等産業的建設。

  龔海華説,我這個村支書總有離開的那天,在村裏一天就扎紮實實的幹一天工作,努力打下 一個基礎,期待將來不管誰當村支書,都能通過現有的基礎帶領村民奔小康,讓村民的腰胞鼓起來。(完)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