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網路媒體走轉改】菖蒲塘村的“甜蜜”脫貧致富路

2016年09月01日 10:59:5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菖蒲塘村村民在獼猴桃地裏檢查果木。(台灣網 朱煉 攝)

  台灣網8月31日訊 (記者 朱煉)站在湖南省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的山坡上,看向四週,目及之處全是鬱鬱蔥蔥的果樹,獼猴桃、柚子、葡萄等藏在果樹的綠葉之下,形成了菖蒲塘村的“甜蜜”産業——水果種植,這也把村民帶上了脫貧致富之路。8月31日,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網路媒體“走轉改”主題採訪活動採訪團來到此地,實地感受這裡的“甜蜜”事業。

  現在正值獼猴桃成熟之際,在菖蒲村公路兩旁,隨處可見村民擺出的獼猴桃銷售點。“我家的獼猴桃在這就很好賣,家裏種的幾畝獼猴桃十一之後就能賣完了。”王阿姨笑呵呵的説。王阿姨告訴記者,自己家裏種了15畝果樹,老兩口的年收入能達6萬元,自己不愁吃穿,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王阿姨語畢,同在此處賣獼猴桃的村民田儒生接過話茬説道“現在生活確實比以前好多了”。

  田儒生説,“早些年家裏以傳統種植為主,村裏地少,水源不好,完全是靠天吃飯,收成不好時,飯都吃不飽,只能外出打工謀生”。現在自己在家種獼猴桃、柚子、葡萄等果樹收入不錯,不僅吃好了,還蓋好了5層小洋樓。

  走得正累,熱情的湖南妹子遞來了一杯蜂蜜柚子茶,這是當地村民周祖輝自家公司産的純天然特色飲品。身為80後的周祖輝為了避免孩子成為留守兒童,2009年回鄉創業,2011年創辦周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直營+加盟店有20多家,年産值1000多萬。展望未來,周祖輝希望拓展更多加盟店,帶領更多人脫貧致富,資助更多貧困兒童。

  “有女莫嫁菖蒲塘,塘上只長菖蒲草”,曾是鳳凰縣廖家橋鎮菖蒲塘村貧窮景象的寫照。多年來,水果種植産業讓村民脫下“窮帽子”。

  2013年11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菖蒲塘村,提出了“依靠科技,開拓市場,做大做優水果産業,加快脫貧致富步伐”的指示。三年以來,全村水果種植面積3700多畝,年産水果1300萬斤;農業生産總産值3500萬元,農民純收入7000多元,90%以上的果農年收入達3萬元以上,建起了小洋樓。該村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完)

  

    大片果樹,遠處的小洋樓多為菖蒲塘村村民所建。(台灣網 朱煉 攝)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