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輿論:南海仲裁罔顧事實,兩岸應共同捍衛祖産

2016年07月14日 08:01:44  來源:新華社
字號:    

  原標題 臺灣輿論:南海仲裁罔顧事實製造紛爭,兩岸應共同捍衛祖産

  針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所謂裁決,13日出版的臺灣各大報均在頭版並用多個版面進行了大篇幅報道。主流輿論皆痛批這一仲裁罔顧歷史事實,製造更多紛爭,完全是一場鬧劇,認為兩岸應攜手合作,共同捍衛南海這片祖先留下的資産。

  《中國時報》頭版頭條報道説,這項極具爭議的仲裁結果震撼國際,也促使南海區域緊張形勢陡升,兩岸更是同表決不接受的立場。該報社論進一步指出,面對國際強權的染指,兩岸只有共同捍衛這片祖先留下的資産,才對得起歷史。

  該報一篇特稿分析認為,仲裁庭的所謂裁決沒有法律基礎,背離事實,難脫“政治仲裁”的爭議。

  臺灣一位署名“王靖之”的公務員也投書該報説,菲律賓單方面提起南海仲裁案,背後為其“拉弓”的是美國,而美國又不承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所以這場裁決實在是一場鬧劇。它的決定是無效的,沒有約束力,在法理上是廢紙。維護祖産,維護中華民族的整體和根本利益,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責任。兩岸一起維護南海“這個共有的家業”,刻不容緩。

  《聯合報》發表題為《南海仲裁是荒腔走板的不智判決》的社論認為,仲裁庭作出如此昧于歷史事實及國際現實的判決,偏頗不智,亦不公平,勢必引發南海更多爭端。

  社論指出,仲裁庭為作出有利菲律賓的判決,將南沙群島所有島礁皆認定為“礁岩”,臺灣在南海控制的太平島也被貶抑為“礁”,這完全昧于既存事實,毫無公信可言。大陸方面早已宣佈“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想要借一次仲裁改變南海現狀,絕無可能。

  該報刊載臺灣政治大學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奎博的文章指出,若要主張歷史性權利,兩岸是綁在一起的。

  臺北市教育界人士朱言貴也投書該報表示,兩岸皆不承認、不接受南海仲裁案,本于同舟一命的道理,兩岸亟須在南海問題上尋求共識,求同化異,發揮合作精神,攜手同心,以期扭轉裁決的不利影響。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院長李明投書《聯合報》指出,這場南海諸島及海域主權之爭説明,兩岸今後同時面臨極為嚴峻的挑戰,兩岸的壓力並無二致。

  《旺報》當日刊載臺灣戰略學會理事長王昆義的文章説,仲裁結果破壞了原有的南海秩序,只會增加南海的不確定性。如何共同維護祖先留下來的祖産,兩岸應好好坐下來協商。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