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學者:所謂南海仲裁荒謬無理 兩岸絕不接受

2016年07月13日 15:49:13  來源:國際線上
字號:    

  針對菲律賓南海仲裁案仲裁庭12日作出的所謂裁決,臺灣各界紛紛表示這一結果荒謬無理,兩岸絕不會接受。

  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臺灣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秘書長王冠雄稱,此次判決並沒有實質解決南海紛爭,反而創造出更多問題,“我覺得仲裁的結果是非常荒謬的,無論是從法理和事實上看。仲裁官顯然具有相當程度的偏見,他很大膽地把島嶼的條件設定得非常嚴格,這樣産生出來的效果就非常可怕了。如果真的按照這樣做論斷的話,事實上世界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小島、小礁是沒有辦法去主張200海裏專屬經濟區的,根本不可能成為一個島,那接下來要去檢驗的就是日本的衝之鳥。(如果)太平島都不是島了,那衝之鳥當然更不可能成為具有200海裏專屬經濟空間的一個島,所以,我覺得仲裁庭做的這個裁決不僅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創造出來更多的問題。”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外交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奎博表示,所謂仲裁無視眾多的歷史事實,是一個“糟糕的結果”。中國大陸關於南海的主張出現的比1982年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還要早,它的存在是一個事實。而歷史上,早在1935年和1947年,當時的國民政府劃定相關界線時,外國也沒有反對。

  王冠雄則表示,前一任臺灣當局在維護南海權益上做了很多努力,這也是促使蔡英文當局不能在南海問題上妥協的前提之一,“(臺灣)一般民眾對於太平島竟然不是島覺得很不可思議,馬英九在2015年12月一直到2016年5月,曾經多次把太平島是一個島的歷史和法理依據表達出來,我相信在臺灣民眾的心目當中認定了我們擁有太平島,太平島絕對是一個島的事實,我相信也是這個事實讓‘小英’聽到了仲裁庭的裁定之後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劉複國表示,南海島礁水域和天然資源關係主權和整體利益,兩岸在南海面臨共同挑戰,在保護南海主權上有共同責任,對歷史固有的祖産應該有寸土必爭的共識,應當加強協商互動,強化兩岸對於南海主權權益的國際話語權。王冠雄也表示,對於維護南海共同的戰略利益和經濟利益,兩岸需要加強合作,他説:“現在這個事情有可能變成一個(兩岸合作)的窗口,也是一個管道,讓大家在這個議題上思考。這樣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基礎合作,比如説,捕魚或者海上船舶共建。”(記者 馬曉葉 關遠芳)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