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聚焦雲臺會:開拓“一帶一路”市場成共識

2016年06月11日 08:07: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企入滇,西進東盟,開拓南亞”,正在雲南舉辦的第五屆雲臺會,再次鮮明地打出這一主題。經過5年的積累,開拓“一帶一路”市場,已成為參與雲臺會的多方共識,現場簽約項目“一帶一路”元素也越來越凸顯。

  10日,在第五屆雲臺會開幕式上,滇臺兩地企業現場簽約合作項目40個,協議總金額140億元人民幣。記者對比發現,相比早期臺資企業來滇投資更多看重生物資源,如今,更多臺商反而更看重雲南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的定位,屢屢向物流倉儲、電子資訊、大健康、文化創意、特色農業、新能源、新材料等産業投資。

  來雲南已十餘年的泰中東盟經貿促進會主席、臺商蕭國剛,如願簽下“中泰農耕文化交流主題公園”項目。這個計劃落戶昆明市呈貢區的項目,“一帶一路”元素鮮明,囊括了中泰農耕博物館、“一帶一路”舞臺劇等內容。

  蕭國剛毫不掩飾其對“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的興趣,“我現在主要是在泰國發展。雲南作為中國進入東盟、南亞的重要通道,地位正越來越突出。借由雲南,助推中泰文化交流、臺灣精品向外拓展市場,最好不過。”

  臺灣原住民族産業貿易拓銷協會將目光瞄準在文創産業。該協會和雲南大學簽約共建“兩岸文創學院”和少數民族文創館。“拉近兩岸少數民族的關係,加強交流與合作,這自不待言。但我們也希望能擦出更大火花,共同開發文創産品,甚至南進。”臺灣原住民族産業貿易拓銷協會副理事長謝文明説。

  臺灣“中華僑聯總會”前理事長、臺灣雲南産經文教交流協會理事長簡漢生笑稱,“商機在哪,臺商就在哪。雲臺會人數爆滿,是因為大家都知道新的商機在南亞東南亞。”他分析,近年來,國際經濟環境不容樂觀,臺商在大陸沿海地區的競爭也相對飽和。相較之下,投資靠近南亞東南亞的雲南反而是一個新的契機。

  他認為,國際物流倉儲、旅遊休閒養生和生物科技必將成為滇臺兩地合作的重點領域。“尤其是物流倉儲,無論是面對南亞東南亞甚至是非洲、歐洲,雲南都會變成一個重要的基地”。

  “雲南環境優美、區位優勢明顯,但資金、技術和理念相比沿海地區還有差距。”謝文明建言,為更好共拓“一帶一路”市場,雲南應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力度,以滿足需求。昆明臺灣同胞投資企業協會理事張人驊則認為,兩岸當局還應給予更多政策支援。(胡遠航 陳靜)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