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京臺社區大舞台啟用視頻連線 兩岸同胞面對面過端午

2016年06月10日 08: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京臺社區大舞臺首次啟用“視頻連線” 拉近兩岸民眾距離

  9日傍晚,2016京台端午文化大舞臺在臺灣高雄舉行,臺灣同胞以鼓聲作為開場,迎接來自北京的客人。(台灣網 朱煉 攝)

  台灣網6月9日高雄訊 (記者 朱煉)吃粽子、賽龍舟,這是兩岸民眾在端午節的共同活動。6月9日,正值農曆端午,一場別開生面的2016京台端午文化大舞臺在臺灣高雄舉行,北京海澱區中關村街道華清園社區參訪團來到高雄大昌裏社區,和當地民眾一起觀看、表演節目,兩岸親情在歡聲笑語中越來越濃。

  伴隨著震憾的鼓聲,京台端午文化大舞臺9日傍晚在高雄拉開了序幕。為了讓兩個社區更好的進行交流,此次大舞臺首次啟用了視頻連線,讓北京和臺灣的同胞可以通過視頻連線“見面、問候”。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沒能來到高雄的北京朋友,通過視頻連線和在場臺灣同胞合唱了大家耳熟能詳的臺灣歌曲。唱到開心處,臺灣同胞拉起在場的北京朋友便跳了起來,活動現場頓時變成了“舞池”,所有人都唱著、跳著,人人都成了舞臺的“主角”。

  家住大昌裏社區的陳大姐説,以前在電視上看到視頻連線總覺得很神奇、很羨慕,覺得那是離自己十萬八千里遠的東西,這次在自家社區裏實實在在地體驗了一把,真的很開心。她説,以前總覺得大陸是個比較落後的地方,去年到了北京才知道大陸那麼發達,在今天這樣的日子裏,北京民眾還用視頻連線和我們“見面”,真的是最好的節日禮物。

  作為這次視頻連線的主要單位人員,中關村街道黨工委書記張鑫表示,通過網際網路技術把我們和千之以外的朋友們連接在一起,這種形式非常好,唯一遺憾的就是這種活動太晚了,應該早舉辦、多舉辦。大家都是一家人,今天共同過節,互相了解、學習,以後便能更好的做朋友、兄弟、姐妹。

  在此次的大舞臺活動中,來自中關村街道華清園社區的居民還為臺灣同胞帶來了頗具北京特色的節目,如京劇選段《赤桑鎮》,還有典型的海澱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如翰林院五虎棍等;大昌裏的居民則用街頭藝人的優美樂聲、社區學生的獨輪車表演、阿媽的牛仔舞蹈等,共同演繹了一場聽覺和視覺盛宴。(完)

  京臺社區大舞臺首次啟用“視頻連線” 拉近兩岸民眾距離

  北京海澱區中關村街道華清園社區的居民為臺灣同胞帶來了京劇選段《赤桑鎮》。(台灣網 朱煉 攝)

  京臺社區大舞臺首次啟用“視頻連線” 拉近兩岸民眾距離

  北京居民為臺灣同胞帶來了海澱區非物質文化遺産翰林院五虎棍。(台灣網 朱煉 攝)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