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民眾福建安海“鬧”端午 傳統民俗創意激蕩

2016年06月10日 08:15: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兩岸民眾福建安海“鬧”端午傳統民俗創意激蕩

  6月9日,福建晉江市(安海)第五屆端午民俗旅遊文化節在古老的安平橋畔開幕。 孫虹 攝

  中新網晉江6月9日電 (記者 孫虹)“安海的端午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9日,福建晉江市安海鎮節目氛圍濃厚,成千上萬的民眾涌向古老的安平橋畔,爭相目睹獨具閩南特色的端午民俗。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啊,嗦啰嗹啊露蓮哩露蓮啊……”堪稱全國獨一無二的端午民俗——“嗦啰嗹”依然是安海端午習俗的一大亮點。安海鎮黨委書記唐春曉介紹説,安海端午嗦啰嗹習俗,亦稱“採蓮”,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擴展項目名錄。該習俗獨在安海完整地保存下來,而貫穿“嗦啰嗹”核心主題的迎龍王習俗,仍舊在臺灣流行。

  活動現場,人們抬出供奉的龍王頭雕像,引吭高歌,進行走街串巷的採蓮活動,歌詞中反覆唱出“嗦啰嗹”咒語,意為“消災納福”。

  戲曲歌舞《金龍煥彩》、南音演唱《根在五店市》、布袋戲《龍山情緣》、閩臺歌舞《天烏烏》、民俗舞蹈《數宮燈》……當天舉行的“閩南風海絲情”——晉江民俗文藝展演創意十足。

  由安海職校學生組成的24境旗隊及媽祖宮採蓮隊等,用遊藝陣頭的形式,從長橋上徐徐行進。伸入水中的演藝島舞臺,裝飾成海船的造型,寓意安平商人梯航萬國,揚帆破浪。

  “水上捉鴨”民俗活動則妙趣橫生。據了解,該民俗相傳緣於民族英雄鄭成功在安海港招集英豪,為淬煉兵丁的血性膽力,把桅桿橫架在船頭的水面上,還拿來鴨子挂在桅尾作獎賞,再令兵丁淩波走過,探籠取鴨,鼓勵士氣。“此舉演變成端午習俗,極具挑戰性和趣味性,備受游泳健兒特別是青少年的喜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古老的安海在傳統文化中融入兩岸文創概念,過出了一個“大不同”的端午節。唐春曉介紹説,今年安海成立了文化創意發展協會,並與臺南文化協會、安平文教基金會結為友好協會。此次,通過邀請臺灣臺南文化協會、安平文教基金會、臺閩經貿文化交流協會、臺南市社區觀光協會等臺灣社團在內的數十家優秀文創業者參加,在端午節期間舉辦了“兩岸兩安平”文創市集。

  在文創市集上記者看到,傳統安海手工藝品融入了兩岸青年人的創意,煥發出了新的生命力。包括現代文創、傳統藝術、工業設計、互動表演、臺灣文創在內的五大展區,成為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創交織的舞臺。

  “此次從臺灣帶來了20余種文創産品,都是臺南安平文化元素所衍生出的創意商品。”來自臺灣的文創業代表周芷茹告訴記者,比較特別的是這次帶來的作品都是由年輕人設計的,體現出“新創意、老手藝”。她期待,透過與安海的交流能讓兩地年輕人更好地合作發展。

  據悉,為期三天的本屆文化節突出“深耕傳統文化、發展文創産業、加強對臺交流”三大亮點,期間還將舉行燈謎展猜、南音大會唱、民間藏品展、“古韻安海”老照片展以及福建省端午習俗傳承與保護研討會等多項活動。(完)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