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福建自貿區將滿周歲 廈門進口臺灣農産品食品大幅上升

2016年03月29日 08:00: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掛牌將滿一年。記者28日從相關部門和業者處了解到,從去年4月21日廈門片區掛牌到今年3月21日,得益於自貿區創新監管模式,打造快速驗放機制,從臺灣輸入廈門片區的臺灣農産品、食品大幅上升,種類也更加豐富。

  來自廈門檢驗檢疫局的數字表明,在這11個月內,廈門口岸共進口臺灣農産品、食品7536批,1.8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23.4%、38.8%,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臺商溫仁得在廈門已經營臺灣水果十餘年,在他看來,自貿區政策創新,快速驗放,對業者而言,是臺灣水果“零關稅”後的又一大利好,充分體現大陸在政策上“時時不忘臺商、臺農。”

  廈門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對自貿片區內以“小三通”方式進口的臺灣水果,檢驗檢疫部門實行“同等優先,適當放寬”的快速驗放模式:對臺灣輸大陸水果實施24小時人等船、隨到隨檢的快速查驗措施;對臺灣輸大陸水果實行優先查驗、優先送樣、優先檢測的快速驗放模式。

  “這讓我們進口的臺灣水果可以朝發夕至,第二天就新鮮上市。”溫仁得説。

  臺灣水産品是水果之外,另一受益於快速驗放機制的臺灣農産品。廈門檢驗檢疫部門給予臺灣漁船自捕魚以大陸漁船同等待遇,允許臺灣自捕魚報檢時免附官方檢測證書,對鮮活水産品更是“即驗即放”。據統計,廈門去年共進口臺灣水産品4.56萬噸,價值2.8億元人民幣。

  除了進口臺灣農産品、食品量價齊升,過去11個月以來,廈門片區首次進口的臺灣預包裝食品達到2400多種。身兼臺灣農業整合行銷發展協會廈門辦事處主任的溫仁得告訴記者,廈門檢驗檢疫部門推出了“源頭管理、口岸驗放”的自貿新政,讓臺灣食品進口的通關時間大大節省。

  溫仁得介紹,在自貿新政幫助下,進口臺灣食品快的話10天就能擺上貨架,一個貨櫃可以節省300到400元人民幣成本,“當然大大提高了業者進口的積極性”。檢驗檢疫部門的數據也表明,去年有4000噸、8000多萬元人民幣臺灣食品、化粧品獲其快速驗放。

  “現在,大陸進口的臺灣水果已經佔到臺灣水果出口六成左右。”在溫仁得看來,在去年世界經濟如此不景氣的情況下,臺灣食品、農産品能取得這樣的成績,離不開自貿新政的幫助。(陳悅 劉文娟)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