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大陸超千萬元電信詐騙大要案多為臺灣詐騙集團所為

2016年04月15日 10:26: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昨日,海淀警方提審一名臺灣籍詐騙嫌犯。近日,我國分兩批從肯亞押回77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其中有45名臺灣人。

  嫌疑人簡某生於桃園市,2014年10月到肯亞參與詐騙。

  嫌疑人許某生於臺中市,2014年7月到肯亞參與詐騙。

  近日,我國分兩批從肯亞押回77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其中有45名臺灣人。公安部刑偵局副處長張軍昨日介紹,電信詐騙屬於非接觸性犯罪,隨著網路電信技術的迅猛發展,電信詐騙犯罪呈高發態勢,發案數量年均增長20%至30%。

  據公安機關統計,我國以臺灣人為骨幹的電信詐騙犯罪團夥實施詐騙犯罪佔整個電信詐騙案件的20%,損失卻佔50%以上,千萬元以上的大案要案基本都是臺灣詐騙集團實施的。其中,2015年12月29日,貴州都勻經濟開發區建設局出納楊某某被臺灣詐騙犯罪集團騙走1.17億元。

  據介紹,電信詐騙自1997年發源於臺灣,隨後從福建蔓延到內地。臺灣傳出最早的電信詐騙“腳本”,而後招募“馬仔”在臺灣設窩點詐騙大陸人,或在大陸設點詐騙臺灣人。

  2009年以來,兩岸警方加強司法協作後,臺灣也配合大陸警方打擊電信詐騙,詐騙團夥將“窩點”轉移到東南亞等國家。近年來,警方陸續搗毀東南亞國家的電信詐騙窩點,抓捕相關犯罪嫌疑人,這些臺灣電信詐騙團夥又將“窩點”向更遠的地方遷移。

  “跨境詐騙的窩點越設越遠,像這次的肯亞,他們主要是考慮遠離大陸,增加抓捕難度,從而逃避打擊。”張軍説。

  警方介紹,目前,僅去年就有100多億元人民幣的電信詐騙犯罪贓款被騙子從大陸卷到臺灣,大陸公安機關雖採取各種措施追贓,但至今僅從臺灣總共追繳回20.7萬元人民幣,其他案件贓款絕大部分被臺灣犯罪嫌疑人轉移、揮霍,極小部分被臺“法院”收繳“國庫”。由於電信詐騙的贓款難以追繳,已誘使越來越多的臺灣人從事電信詐騙犯罪。

  ■ 對話

  熟背“話術單” 騙子三步讓人“乖乖”轉賬

  打打電話就能騙走百億元,這些電信詐騙團夥屢屢得手的背後,到底用了哪些伎倆?他們內部是怎樣分工?昨日,在北京海淀公安分局,兩位剛被押回大陸的臺灣籍嫌疑人許某和簡某,向新京報記者分別講述了自己遠赴肯亞實施詐騙的過程及經歷。

  在肯亞冒充北京警官

  新京報:在肯亞,你負責做什麼?

  許某:我們分成一二三線,一線是冒充醫保局,二線是冒充公安局,我是負責三線,冒充公安局金融犯罪科科長,從事詐騙行為。

  簡某:我在二線,冒充警員,一般接到電話,接受報案人(受害人)報案,他所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名字、身份證號,還有出生日期,家庭地址。

  新京報:一二三線如何分工?

  許某:一線冒充醫保局在一樓大廳,二線冒充公安局的在二樓大廳,我們三線在三樓的房間。一線就是詢問他(受騙者)基本資料,然後跟他説醫保卡有冒用的情況,資料外泄,然後必須跟公安局報案,就直接把電話轉到二線,二線敘述他有涉及洗錢案件,問他的銀行卡餘額,然後轉給三線,三線就以金融犯罪科科長的身份,以涉嫌洗錢的名義清查他的資金,叫他匯款。

  簡某:我們還讓受害人撥打114,查詢手機顯示的號碼是不是公安局的電話。如果他相信了,我們就繼續詐騙,如果受害人銀行賬戶餘額較小,我們二線就直接誘騙其轉賬,如果金額較大,就轉接到“金融犯罪科科長”那裏,也就是“三線”,繼續誘騙受害人轉賬。

  新京報:你們冒充哪的警官?

  許某:北京。

  簡某:我冒充的是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刑偵隊警官。

  新京報:你們跟受害人聯繫用的是什麼電話?

  許某:我們用的是網路電話,可以預設號碼,在對方那邊顯示的就是北京的號。

  新京報:你們怎麼選擇打電話的人呢?

  許某:這是隨機的。由“電腦手”統一群撥很多人的號碼,對方接聽後有一段自動語音,對方按照語音裏面的提示,按9字鍵轉到人工諮詢,然後“一線”就開始接入。

  新京報:你們冒充警察以後,跟對方説你叫什麼名字?

  許某:三線才由老闆固定名字,我固定為金融犯罪科“孫科長”。

  簡某:我使用的名字叫“左剛”。

  境外電信詐騙分工仔細嚴密

  新京報:你們三線人員是怎麼確定的?

  簡某:新成員剛加入就從最低級的“一級”開始做起,先學習、背熟“話術單”,接電話時就照“話術單”來説,再根據業績逐步升級。一線基本上都是沒有經驗的大陸人為主,二線三線全部為臺灣人。因我在臺灣販毒被臺灣警方通緝,經人介紹去肯亞做詐騙,我就同意了。到了肯亞直接做二線。

  許某:老闆“胖財”知道我在臺灣有做過類似詐騙的行為,還知道我的經濟狀況不是很好,先預支了10萬多台幣給我,我到肯亞後直接擔任三線。

  新京報:“話術單”是什麼?

  簡某:就是一二三線接線員對應的接電話應該説的內容。一線冒充醫保局的人用座機跟受害人打電話,告訴他們身份資訊被盜用,被人冒用身份辦了銀行卡,涉嫌洗錢,需要向警方報警。二線則扮演警官,接受對方報警登記,並提供相關金融賬戶。

  新京報:一二三線都是什麼人?

  簡某:一線十多個人,有3名臺灣人,其他都是大陸人。二線也有十多名,都是臺灣人。

  許某:三線只有幾個人,都是臺灣人,各自有一個單獨的房間。

  新京報:你們一二三線人員如何管理的?

  簡某:我們住的是一棟三層小樓,一二三線各自一個樓層,各自不能靠近,更不允許一二線的人擅入三線的工作間。我們二線住在二樓的一個房間,大通鋪。大老闆“胖財”在一樓有一個單獨的房間。

  我們是根據大陸銀行上下班時間來工作,上班的時間是肯亞時間淩晨3號(北京時間早8點),下班是當地時間的中午(北京時間下午4點)。

  許某:我們三線的房間裏有兩部電話,接到二線的轉接電話後,會關上房門跟客戶聯繫。

  新京報:你們各自的利益分成是多少?

  簡某:我們二線分為前後兩個層級,分別為4%和5%的提成,我的分成最後沒有給我結算,老闆就跑路了。

  許某:我們三線的提成有8%,一線月薪5000元人民幣加3%提成。

  新京報:你們現在如何看待這件事?

  簡某:是傷天害理的事情,會有因果報應。我要向上當受騙的老百姓真誠道歉,希望得到寬大處理。

  許某:事情發展到今天,是我的報應,因為被騙的人一定更糟,日子一定更難過。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涂重航

  本版圖片/溫凱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