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為何電信詐騙臺灣嫌犯居多?外媒:因通信人才好找

2016年04月14日 13:47: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外媒稱,肯亞將電信詐騙集團嫌疑人遣送到中國大陸,但是為什麼涉嫌這一些案件的都是以臺灣人居多呢?其中原因或許錯綜複雜,但有一點可能與“臺灣護照”較為容易使用有關。

  據BBC中文網4月13日報道,目前,“臺灣護照”可以在140多個國家或地區免簽證或者落地簽證入境。

  犯罪手法

  報道稱,對經常轉換詐騙電話發信基地的“集團”也就是中國俗稱“團夥”的歹徒而言,在調度人員上就非常方便。

  因為電信詐騙是使用經過多個不同國家伺服器撥打語音電話或者發送文字簡訊的方式進行詐騙,因此多數會在多個國家之間移動,降低被查到發送地點的可能性。這個時候,“臺灣護照”的簽證待遇就成了很重要的所謂方便因素,因為犯罪集團的頭目很可能覺得風聲一緊,就要轉移基地。

  所以在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越南、如今到了非洲的肯亞,都有臺灣人涉及其中的電信詐騙集團。

  報道稱,電信詐騙在手機普遍的國家和地區相當常見,除了中國大陸和臺灣之外,日本、美國、韓國也都有電信詐騙的案件。

  道魔比高低

  臺灣本身因為電信詐騙案件一度太過猖獗,而通過法律嚴格要求對辦理臺灣叫做行動電話的行動電話,不但採取實名制,更需要雙證件。

  報道稱,臺灣當局相關部門除了一再呼籲民眾小心之外,也要求銀行對一些符合詐騙集團對象條件的客戶提款要特別注意。

  臺灣的治安官員曾經告訴記者,電信詐騙需要電腦以及通信人才,臺灣比大陸要容易找到這些人才,他説“所以很多臺灣壞蛋就加入這種犯罪”。

  一般而言,詐騙集團的手法都差不多,但是根據對象的所在地,取款的方式就不一樣,在臺灣因為銀行的分行相當普及、存匯款方便,因此大多以利用未成年人擔任“車手”向受害人直接拿現金。

  在大陸,因為幅員遼闊,因此比較多的是通過電話,騙取受害人的銀行資料與細節,然後以轉賬匯款的方式取走受害人賬戶內的積蓄。

  報道稱,由於犯罪行為的基地是在海外,牽涉不同的司法管轄權,等追到歹徒的大本營時,歹徒早已逃之夭夭、不見人影。

  受害人的條件

  報道稱,世界各國電信詐騙層出不窮,但是都有共同的特點,就是受害人的條件似乎都差不多。

  一般而言,受害人年齡較大,教育程度較低,根據大陸的説法,每年有上百億人民幣的款項被騙、然後轉到臺灣,許多受害人的終生積蓄就此不見。

  另外就是,詐騙團夥打電話或者發短信,並不只是採用“亂槍打鳥”的方式,隨機挑選電話號碼,而是手中握有一定的資料,所以知道受害人的經濟情況,方便下手。

  這又引出了另外一個問題,這些資料是從何而來?這也是偵查電信詐騙時,難以突破的一點,還有就是追查贓款去向也極為困難。

  報道稱,這是因為團夥以人頭的方式開設賬戶,一旦得手就將賬戶放棄不管。治安官員説,如果不斬斷這條路,就算抓到了打電話、發短信的一批人,詐騙團夥還是會繼續猖獗下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