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兩岸專家:任何形式的“臺獨”都是在沙灘上築高樓

2016年03月07日 18:17:00  來源:海峽飛虹
字號:    

  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就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發表了看法。兩岸問題研究專家認為,習近平的講話再次表明瞭大陸的立場和底線,説明任何形式的“臺獨”都是妄圖在沙灘上築高樓,無法抵擋兩岸和平統一的歷史大潮。

  在當天的講話中,習近平重申“大陸堅決遏制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行徑,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對此,臺北大學教授鄭又平分析説,

  “中國大陸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領導之下,整個執政團隊很清楚地、再三地對外宣誓主權底線,就是反對任何形式的‘臺灣獨立’。‘任何形式’這四個字,這兩天臺灣很多媒體、很多專家都在點出來,説它意味著提醒(未來)民進黨的執政者,你不只法理臺獨不可以搞,而且中國大陸會堅定的去扼制任何企圖去搞文化臺獨、柔性臺獨、隱性臺獨、或者漸進式臺獨等任何一種形式的臺獨。這個立場這麼清楚,也意味著説,如果你不能夠堅持‘九二共識’這一個兩岸共同的政治基礎,那麼你未來兩岸關係就極可能地動山搖,冇有定海神針,當然和平發展之方舟就有可能翻覆,或者甚至於滅頂。”

  今年臺灣二二八事件紀念日前後,有激進的綠營人士向孫中山先生的塑像潑漆,同時有民進黨的所謂“立委”拋出爭議提案,內容包括刪除臺灣現行部分法律中向孫中山遺像鞠躬敬禮的規定,並廢除在臺灣公共機關及學校懸挂孫中山遺像等,這些做法和提案成為新一輪“去中國化”的小動作。對此,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表示,整個臺灣島的絕大多數居民都是漢人,他們都是講著漢語,用著漢字,血脈裏邊流淌中華民族的血液,他們的思維方式,他們做事的方式,通通都是深深的中國基因和烙印,所以,從根本上去中國化是去不掉的,他們只是在做著一些去符號化的徒勞努力。

  “現在島內也有一些勢力在準備去掉這樣那樣的一些符號,甚至所謂塑造臺灣民族,其實他們也是覺得這個事情是在沙灘上建樓一樣,其實也是很緊張,恐怕有一系列的對他的批駁,他們的做法是在根上、在理論上一挖就掉的。這種在沙灘上構建起來的所謂臺灣民族或者去中國化的東西是經不起歷史的推敲,它是在未來國家統一的大潮面前,就像在沙灘上建起的建築一樣,隨時給它沖刷到大海裏去。”

  除了在內部操縱民意,搞去中國化的小動作,臺灣的某些人還寄望于在中美、中日、乃至南海局勢的國際關係博弈中獲得可趁之機。鄭又平説,這種想法是非常可笑的,也冇有正確地理解到國際形勢發展的趨勢,所以一些綠營的人物,他們井底之蛙的心態冇有改變,冇有辦法跳到一個更高的層次,正確地去解讀兩岸關係的本質以及海峽兩岸未來發展的趨勢。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淩煒也表示,雖然兩岸關係是中國的內政,但是客觀上我們也應該看到臺海地區的穩定、兩岸關係的發展,直接牽扯到亞太地區安全戰略的格局。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向周邊國家、周邊地區積極宣傳大陸的和平統一對臺政策,爭取國際社會對我們兩岸關係發展的正確理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大陸維護兩岸關係的和平穩定與發展,維護臺海地區的穩定,也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所以對於民進黨來説,不能簡單的去選邊,去投向美國,或者拉攏其他的一些國家,他更應該認清楚什麼樣的兩岸關係和臺海局勢才符合國際社會的期待,以此來處理好兩岸關係。”

  對於如何遏制“臺獨”,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認為,主要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大陸各級領導人的發言以及國臺辦嚴正的聲明,都會向島內的臺獨勢力發出嚴重的警告,不要心存幻想,大陸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是非常堅定的。習總書記也強調,他決不會讓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這個是兩岸中國人民共同的心願跟意志,也是我們對歷史對人民莊嚴的承諾和責任。“臺獨”勢力不能玩火,否則造成的後果他們將難以承擔。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阻止島內臺獨勢力的發展,那麼最重要的根本還是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這樣的態勢。要繼續深化兩岸經濟社會文化以及人員往來,實現兩岸之間的融合發展,通過培植兩岸的共同利益,增進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來拉近兩岸同胞的心靈距離,增加兩岸一家人、兩岸命運與共的共同認知,從而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的發展,造福更多的兩岸同胞,最後攜起手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記者:關遠芳)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