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發生6.7級地震 已陸續救出30余人
【環球網綜合報道】人民日報微博消息稱,2月06日03時57分在臺灣高雄市(北緯22.94度,東經120.54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臺灣方面消息說震中在高雄美農,另有消息說臺南有樓倒塌。福建等多地網友表示震感強烈。
相當于兩顆原子彈威力 多棟樓房倒塌
據央視報道,此次地震釋放能量相當相當于兩顆原子彈的威力。
據悉,臺南市多處樓房在6日淩晨的6.4級地震中傾斜、倒塌。其中,永康區永大路倒塌的樓房達16層,在其中有150戶以上居民。
據臺灣氣象部門6日通報,當天淩晨3時57分許,臺灣高雄發生里氏規模6.4級地震。臺灣本島多地震感明顯,最大震度為6級。臺南市區和其他部分區域的震度則達到5級。
據“中央社”截至清晨5時20分的統計,臺南共有永康區永大路一棟大樓倒塌、新化區一棟大樓傾斜、山上區一處房屋傾斜、東區一棟大樓傾斜。
目前以永康區倒塌的大樓情況最為嚴重,16層高的大樓已“平躺”在路面,到淩晨5時50分左右,34人獲救。
臺南6.7級強震12萬戶停電 臺電搶修中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6日3時57分在臺灣高雄市(北緯22.94度,東經120.54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臺灣“中國廣播公司”6日晨間消息稱,經過臺電清查後,目前主要停電地區在臺南,有69條饋線停電中,影響約12.2萬戶,另高雄也有467戶停電中。當地臺南區處已成立應變小組,正在統計詳細停電資料,臺電已派員搶修。
報道稱,在高雄茄萣區的興達發電廠二號機跳機,核三廠的兩部機正常運轉不受影響。至于在供電係統,地震造成臺南山上一次變電所全停中,隆田二次變電所也全停。
臺南多棟大樓倒塌 臺北市搜救隊南下支援
據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2月6日3時57分在臺灣高雄市(北緯22.94度,東經120.54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臺灣《中時電子報》6日晨間消息稱,因應臺南市地震災情,臺北市消防局集結搜救隊動員,7點出發南下支援搶救。
據報道,臺北市消防局搜救隊動員集結共34人、1搜救犬,分乘2輛卡車、1輛器材車、2輛巴士,由隊長許志敏專門委員率隊,已陸續抵達信義分隊車庫集合,7點出發南下支援搶救。
報道稱,臺北市震度未顯示,目前無災情,救災經驗豐富的臺北市“國際搜救隊”因此遠赴臺南協助當地救災。
臺南16層大樓倒塌已救出34人 女童受困喝尿解渴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道,臺灣高雄美濃境內6日淩晨3時57分發生規模6.4地震,臺南市永康區永大路二段16層高的維冠大樓經不起猛烈搖晃應聲倒塌,許多住戶受困,至清晨5時50分止,救難人員已救出34人,其中1名女童在獲救前喝自己的尿解渴。
據了解,這棟維冠大樓有150個住戶,初估地震發生時,里面至少有3、400人,臺南市消防局全力動員,並以機具進行救援,已救出34人。其中包括一對母女,女童因為被壓在床下受困,一時緊張喊口渴,只好先喝自己的尿,幸好順利獲救。
專家:地震由斷層引發 臺灣未來還有大地震可能
中國地震臺網正式測定:02月06日03時57分在臺灣高雄市(北緯22.94度,東經120.54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陳宏宇表示,這次高雄規模6.4大地震的成因應該是旗山斷層所引發。
陳宏宇指出,旗山斷層是個活動斷層,也是許多地震研究人員關心的位置,當地以前曾有地震紀錄,但時間太早,已經不可考。另外,這次地震在臺南、高雄搖晃程度都不小,初步估計地表加速度可達350gal(震度6級),至于有房屋倒塌,可能與結構有關。
而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也對此表示,南部發生大地震是預期之中的事,因為近10年來GPS和衛星觀測都發現南部的地有在變形、地殼壓縮,變形量非常大,表示能量持續累積,不排除未來南部還有發生大地震的機會。
李錫堤指出,自從2010年高雄甲仙地震後當地就沒有較大規模地震,過去觀測從旗山一直到左營變形量一直很大,現在是在最東邊能量釋放,往西邊一直到高雄和臺南能量都還沒釋放,民眾要隨時做好防震準備。
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臺灣南部地震無引發海嘯跡象
中國臺灣網2月6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總部設于太平洋的美國夏威夷州的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Pacific Tsunami Warning Center,PTWC)發布消息指出,發生于臺灣南部的6.7級(應為6.4級,該中央官網震度規模尚未更新)地震,目前尚無引發海嘯的跡象。
該中心是由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于1949年成立,總部設于夏威夷。中心成員由太平洋沿岸各國組成,平日工作會不斷留意各地水位變化。在地震發生時,在太平洋海嘯警報係統架構下的各地天文臺或地震預防中心會將地震儀所收集到的的數據。中心在接收到各地區之資料後,便會迅速計算出地震震央、深度和強度,從而評估出發生海嘯之機會,然後向參與的國家及地區發出詳盡的海嘯預測數據及報告。在多次的亞太地區多次地震中均曾準確預測出海嘯的機率並實時發出警報。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