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臺灣“大選”進入衝刺:“高房價”“最低工資”與“九二共識”並列關鍵詞

2016年01月07日 14:2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已進入最後衝刺階段。電視辯論會、政見發表會、大型造勢晚會、電視廣告、網路文宣、抹黑攻擊……國民黨、民進黨和親民黨三組候選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用盡一切可能的手段吸引選民投票。儘管不少臺灣選民對這種氛圍已習以為常,甚至有些麻木,但較真的人還是會問,除了吸引眼球和負面攻擊,候選人的政策有何實質內容?他們的政見對兩岸關係以及臺灣的經濟社會發展有何影響?

  “九二共識”——兩岸關係議題成熱點

  在1月2日舉行的第二場電視辯論會中,國民黨候選人朱立倫向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連拋六問,第一問就是:朱承認“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蔡不承認,被逼急了就講“九二共識”只是一個選項。“你的選項是什麼”?朱立倫指責蔡英文政見空洞,回應含混。他強調臺灣不能選錯人,否則兩岸不會安寧。朱立倫的鋒芒無疑指向民進黨最大的“軟肋”:仍未放棄“臺獨”黨綱,不承認“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中的“麻煩製造者”。

  從競選開始以來,朱立倫一直明確堅持“九二共識”立場,這與馬英九當局7年多來的立場一脈相承,也與大陸方面主張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相呼應。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兩岸領導人會面中強調:7年來兩岸關係能夠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於雙方確立了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並呼籲臺灣各政黨正視“九二共識”。大陸方面釋放的信號十分清晰,“九二共識”不容置疑,任何試圖回避“九二共識”核心意涵,或者含糊以對的政策,都不會被大陸接受。

  反觀民進黨方面,蔡英文從競選初期的“維持現狀”,訪美期間宣示的“在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下,依循普遍民意,持續推動兩岸關係”,到日前在政見會、辯論會等場合提出的“九二共識”只是一個選項,“有溝通,不挑釁,沒意外”,“民進黨沒有否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等,仍然在以模糊的方式應對“九二共識”,不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九二共識”核心意涵。2013年,民進黨內曾傳出凍結“臺獨”黨綱呼聲,但在“九合一”選舉大勝後,黨內求變壓力驟減,民進黨向“九二共識”靠攏的動力不足,維繫“臺獨”基本盤支援的考慮佔上風。

  早在2000年,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就有過以“九二精神”替換“九二共識”的表態。扁的説法是:“兩岸互動應該回到既有基礎上,也就是本著九二年的精神,以對話、交流及擱置爭議來解決兩岸歧見。”這種承認商談過程,回避共識結論的伎倆實為“偷梁換柱”。蔡英文會否走上陳水扁的“老路”?各界拭目以待。

  “高房價”——“首投族”關注“居住正義”

  在第二場電視辯論會舉行期間,多個民間社運團體到電視臺外抗議。有團體現場扮演三黨候選人,諷刺三人“不打房”,還揭開慶祝綵球,嘲諷“不打房黨將全面執政”,未來居住政策都偏向財團。

  今年臺灣“大選”有129萬“首投族”,是歷來最多。臺灣法定投票年齡是20周歲,今屆“首投族”佔選民總數6.8%,實力不可輕視。這群在網路時代長大、經歷前年“太陽花學運”風波的年輕人,普遍對現狀不滿,有人直斥臺灣當局,熱切期待用手上一票改變就業難、低薪金、高樓價的困局。他們部分人在2014年臺灣地方選舉中已展示實力,令執政的國民黨吃盡苦頭。學者稱,求變的“首投族”九成不滿國民黨,他們投票率愈高,對國民黨愈不利。

  以下數據解釋了“首投族”為何要變:臺灣今年經濟增長率陷入“保一”苦戰,第三季GDP更出現負增長。青年失業率高達13%。大學生畢業起薪回到20年前水準。購屋壓力爆表,一對夫妻在臺北買樓要45年不吃不喝。

  臺南成功大學政治係教授洪敬富表示,“首投族”怨聲載道,高樓價、就業難,年輕人看不到前景,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王如玄早前捲入炒賣軍宅案,更令這些關注“居住正義”的“首投族”不滿。他預期,這些年輕人即使不投給民進黨,大部分選票也將流向其他以本土、環保為主張的泛綠政黨。

  “阿嬤現象”——老齡化浪潮困擾臺灣

  這些天,朱立倫、宋楚瑜在競選期間提到的兩位阿嬤,突然成為網路焦點。事情緣起于朱立倫在2015年12月27日的電視辯論會上透露參選決心,是因為他在淡水一所公廟中拜拜時,遇到一位阿嬤對他説:“你一定要出來選,你若不出來,連天公伯都不會原諒。”親民黨候選人宋楚瑜則在辯論會中,一度哽咽提到已故的高雄阿嬤莊朱玉女,每天提供10元新台幣(下同,1元新台幣約合0.2元人民幣)自助餐給勞工享用的無私善行。但兩位候選人都打出“阿嬤牌”凸顯出老年人群體在臺灣社會議題中的重要性。

  據預測,臺灣人口老化正在加速,2016年老年人口將超過總人口的13%。高齡老人誰來照顧?照顧費用誰來負擔?此次大選中,“長照”(針對老年人的長期照顧)成為候選人頻繁提及的關鍵詞。蔡英文提出“長照十年2.0”,主張以指定稅收加上公務預算,每年以300億至400億元當作財源,隨老年人口增加,再逐漸擴大規模;併發展以社區為單位的長照體系,讓長輩在地安養。

  朱立倫主張規劃長照保險初期規模為1100億元,其中400億元是透過政府財政健全方案等自籌,剩餘700億元則來自保費收入。未來五年內還將編列90億元,作為人力培訓與偏鄉離島的長照資源建置之用。宋楚瑜鼓勵以家庭照護為主,機構照護為輔,讓銀發族“一起展風華”。

  針對三黨提出的政策,一些學者與社福團體認為,大多延續過去十年政府的做法,難以因應臺灣即將進入高齡社會的挑戰。亞洲大學健康産業管理學系教授戴桂英指出,以臺灣當前的財政能力,要單靠稅收來支應失能者及失智者的照護需求,實在過於樂觀。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也對未來表示憂心,臺灣稅率偏低,長照服務單單倚靠稅收,未來財源可能不夠,將衍生更多問題。

  “最低工資與年金改革”——縮小貧富差距不易

  在日前的辯論會中,朱立倫提出大幅調高最低工資的政策主張,引來蔡英文的譏諷“如果調高最低工資可以推動經濟發展,那就可以得諾貝爾獎了”。兩人政策路徑不同,但折射出縮小貧富差距、補助弱勢群體已成為臺灣社會共識。

  蔡英文主張,未來要修法限縮責任制工時,並訂定最低工資法,將勞工最低生活所需應參考的社經指標入法,“每年穩定、明確地調整最低工資”;朱立倫則提出要修法讓各縣市遍設勞檢單位,增加勞檢人員數量,並重申基本工資4年漲至3萬元。宋楚瑜則表示,上任後將全額補助月薪不到2萬元、付不出勞保、健保及學貸的人。

  分析人士稱,馬英九當局任內五度調整基本工資,但去年工資審議會未作成決議,故今年想要“六連漲”幾乎不可能。對基本工資再成競選議題,臺灣工商團體坦言,問題是企業承不承受得了?若承受不了,就只有“另擇他木而棲”。企業界普遍認為,解決低薪問題的核心思維,應是如何提振經濟、改善投資環境,讓企業能夠獲利、進一步提升就業及所得,而不是陷在基本工資的爭論。

  如果説,調漲基本工資是補上社會底層的短板,那麼年金改革則針對“軍、公、教”等既得利益階層。在國民黨執政時期,為維持政權,當局建立了向“軍、公、教”傾斜的年金制度,民進黨一直攻擊其為“十八趴”(臺語18%之意,指擁有1995年7月1日之前年資的政務官,在退休後可享受18%的養老給付優惠存款利率。該制度近年來已開始改革)。這一制度對於藍營穩定“鐵票”支援固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也人為造成社會分配不公,加重當局財政負擔。

  蔡英文表示,年金制度“非改不可”,她不會為選票妥協。未來將由不同職業代表與專家組成年金改革委員會提出方案,再召開年金“國是會議”討論,最後則將會議共識付諸修法,預計半年內就有結論。為安撫“軍、公、教”群體,蔡英文強調改革是針對制度,不是個別族群。

  朱立倫説,年金改革要通盤檢討,且兼顧世代與職業正義。他認為,“改革不能只針對軍公教”,勞保、公保、軍保都要一併檢討,才會公平,未來將建立總額制,民眾“付得愈多、領得愈多”。

  當地輿論分析認為,隨著少子化(意味生産者越來越少)與高齡化(領年金的人口越來越多),以及人口平均壽命因醫療進步增加(領取年金的年份越來越長),臺灣當局的債務壓力終將成為“不可承受之重”。如何在爭取民意支援與保持財政平衡之間取得平衡,避免“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落下,新上任的臺當局領導人恐怕要好好思量。(記者 查文曄)

[責任編輯:扶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