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要聞

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文化關切

2016年09月24日 09:57:57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光明專論】

  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文化關切

  ——學習習主席G20杭州峰會重要講話精神

  鄒廣文(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借助於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我們從未像今天這樣清晰地感受到世界與我們生活的緊密關聯——經濟一體化趨勢日益明顯,世界各民族間的文化衝突與融合日趨加劇,世界政治格局中主體國家的主權觀念空前強化。置身於經濟全球化時代,需要我們更新思維觀念,尤其是要在基於對人類命運深刻思考的前提下,形成一種健康的未來發展意識,而這不論對中國還是世界而言都尤為緊迫。在剛剛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杭州峰會上,借這一擘畫全球治理藍圖的契機,習近平主席提出倡議:“我們應該促進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和歷史背景的人們深入交流,增進彼此理解,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多種場合強調“人類命運共同體”。2013年3月,他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演講時首次向世界傳遞了對人類文明未來走向的中國判斷:“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裏,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裏,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上,他更是明確向世界各國呼籲:“為了和平,我們要牢固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針對不同場合、著重不同闡述角度的這些講話整合起來,形成了一個論述體系,一方面表現了當代中國領導人的世界情懷,同時也清晰地向世界傳遞了這樣的資訊:人類文明是一個有機整體,世界各國只有通過進一步推進不同文化形態間的交流互鑒,人類才有光明的未來。

  一、人類的普遍交往與“命運共同體”

  人類的文明發展是有目的性關切的。對人類發展現實與未來的美好期盼,是思想家們的重要思想表達。從世界的視角看,隨著人類經濟全球化的展開,世界整體發展意識也越來越清晰自覺。學術界通常以1492年哥倫布開闢新航路作為經濟全球化開始的標誌,因為此前的人類文明發展基本上是在離散時空環境下進行的,各大文明之間並無普遍交往。隨著新大陸的發現,世界各民族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著人種、物種乃至文化的廣泛交流,極大改變了世界的發展圖景。

  基於對資本全球擴張的歷史判斷,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深刻指出資本主義“挖掉了工業腳下的民族基礎”。這就是説,資本的全球擴張,客觀上將世界各個民族都拖入到了“現代化”的歷史邏輯之中。緊接著馬克思恩格斯預言,與經濟全球化所開啟的“世界歷史”相伴隨的將是一種“世界的文學”。而這種“世界的文學”指稱的就是因人類現代性歷史實踐所帶來的世界歷史多元一體的文化景觀。對於未來人類社會的發展圖景,馬克思恩格斯曾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用“共同體”或“聯合體”等相關概念做了表達,意指一種揚棄了階級對立的共産主義社會理想。

  當前,人類文明進入了一個不同文明形態間的交往日益緊密的新的發展階段。習近平主席對未來人類文明將走向“命運共同體”的判斷,既與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文明交往理論有著內在的邏輯關聯性,同時又是著眼于未來人類和平與發展所做出的時代新詮釋。眾所週知,現時代發展的突出特點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和社會資訊化。特別是隨著資本的全球擴張和科技的迅猛發展,出現了一系列全球性問題,如糧食安全、資源短缺、氣候變化、網路攻擊、人口爆炸、環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國犯罪等,這些問題的出現及其所造成的影響是全球性的,而這些問題的有效解決有賴於全世界各國的通力合作。

  面對這一時代情勢,我們急切呼喚和培育一種以應對人類共同挑戰為目的的共同價值觀。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體現了對中國與世界互動發展特徵的清晰認識和把握。和平與發展——這是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不變的價值訴求,尤其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做出了多角度的闡釋,從“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判斷到“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的感言,從“牢固樹立命運共同體意識”的號召,到“讓命運共同體意識在周邊國家落地生根”的期盼,從“共築亞太夢想”的呼籲到“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的方案的提出……我們可以深刻感受到其中的核心價值訴求——堅持求同存異、和而不同,努力把握人類利益和價值的通約性,在國與國關係中尋找最大公約數。總之,面對日益增加的全球性挑戰,世界各國的相互合作變得至關重要,亟須奏響和諧共生的時代樂章。

  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內涵

  理論是時代的心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提出,是中國領導人基於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入思考給出的中國答案,是對人類文明未來走向的中國判斷。那麼,這一關乎人類未來發展的中國表達具有怎樣的時代內涵呢?

  第一,樹立極限意識,致力於人與自然和諧關係的全球共建。20世紀70年代初,由英國經濟學家B沃德和美國微生物學家R杜博斯主編的著作《只有一個地球》問世,書名如警世之鐘,在旁徵博引、絲絲入扣的論證中表達著強烈的憂患意識:生活在世界不同角落的不同人群,共同擁有唯一的地球,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講的“極限意識”。的確,不同的人群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地區和國家,可以有貧富之別,可以佔有不同份額的資源,但作為命運共同體,今天的人類有一點是平等的,即我們只有同一個地球。人類要生存,社會要發展,就必須擁有一個能與人類長期和諧共處的自然環境。告別盲目的發展狀態,共同建立起一種全球性的生態文明,這是保證人類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因此,未來人類的實踐行為必須自覺關注現代生態文明的重建,展示人類文明發展的真正意蘊。

  第二,注意守護文化多樣性,在文化的一元與多元之間找到平衡和張力。文化多樣性問題是伴隨著經濟全球化與現代性的歷史節奏凸顯于我們的時代生活的。文化多樣性本是世界的“原生態”,但經濟全球化卻加劇了不同文化系統之間的緊張,使得人類文化多樣性面臨嚴重威脅。現代性的一元邏輯日益成為改變人們日常生活的發展要素,高效率、標準化、整齊劃一取代了文化的個性化追求,人類文化發展的多樣性被消弭。文化發展的實際情形常常是處於強勢文化一方對弱勢文化採取了“文化霸權”或“文化殖民”,並將自己的文化價值觀強加於對方。今天,人類作為命運共同體,必須倡導文化多樣性,尊重文明的多樣性。這種文化多樣性既是對文化個性與特殊性的表達,也是人類共同文化品質的展示,正所謂“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只有尊重文化多樣性,尊重文化的獨立性、異質性和完整性,我們才能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姿多彩。

  第三,堅持合作共贏原則,合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文明。不可否認,當今世界仍然存在著不同的國家利益、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意識形態以及不同的社會制度的分歧和對立,冷戰思維還不時充斥于國際關係之中。但只有超越冷戰思維、零和博弈和各種偏見的藩籬,超越種族、文化、國家與意識形態的界限,讓共同利益壓倒分歧對立,做出和平共處、有序競爭以及合作共贏的明智選擇,世界才可能有光明的未來。從這一價值訴求來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不啻為推動世界和平發展提供了一個理智可行的行動方案。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建構過程,也是人類新文明和世界新秩序的生成過程。要實現這一歷史使命,絕非一日之功,更難憑一國之力,需要各國持續不斷的共同努力。正像習近平主席所強調的:“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我們都要始終堅持和平發展、合作共贏,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合作不要對抗,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別國合理關切。”所以,在未來的發展中,我們只有始終如一地高舉“人類命運共同體”這面旗幟,世界的和平與穩定局面才可能真正形成。

  三、努力培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經驗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提出,體現了對當今複雜多變的國際局勢及未來時代發展的中國判斷,展現了應對當前挑戰、加強全球治理、開創人類美好明天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置身於這樣一個世界大變局的發展時代,從容步入世界舞臺中心的中國,沒有理由不向世界貢獻出建構未來的中國經驗。

  首先,從中國的文化傳統來看,中華民族素有勇於擔當的“天下”情懷,而且歷經滄桑始終不變。從“協和萬邦”“貴和持中”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處世之道,再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的價值判斷,可以説“天下”情懷已然成為中國人固有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基因,且薪火相傳,綿延不絕。尤其是作為儒家代表的孔子所倡導的“和而不同”“以直報怨”的中道智慧,其精義就在於克服兩極對立思維,立足包容接納的心態,才能達到天與人和諧、人與人感應、人與物均調。這一倡導對於我們今天緩解各國文明間的衝突與緊張,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無疑是彌足珍貴的思想資源。

  其次,從當代中國的發展情勢分析,隨著當代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在世界未來發展中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倡導包容性的多邊主義外交理念,建構更加開放、公正和有效的世界秩序,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中貢獻出富有示範性的當代中國經驗,這應是我們所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從首次就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到支援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此次G20杭州峰會再次向世界傳遞了這樣的資訊: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正在更加積極有為地維護世界和平,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致力於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爭端;更加積極有為地參與國際事務,致力於推動完善國際治理體系,積極推動擴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更加積極有為地促進共同發展,堅持正確義利觀,義利並舉、以義為先,促進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自主和可持續發展。

  由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不僅僅意味著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增長,還意味著責任的增強。中國所堅持和奉行的和平發展道路,是一條倡導不同文明之間開放包容與交流互鑒、促進各個國家之間相互尊重與合作共贏、推動全世界共用和平與共同發展的道路。中國人民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追求的不僅是中國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國人民共同的福祉。G20杭州峰會所傳遞的文化關切、所表達的中國價值,讓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得到了進一步發揚光大。

  《光明日報》( 2016年09月24日 01版)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