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地鐵扶手該多高 中國人體新標准將提供答案

時間:2009-09-03 10:12  來源:人民日報

  運用高新技術 測量2.5萬人

  
  核心提示

  地鐵扶手應該多高,才能滿足絕大多數人?學校的桌椅應該多高,最有助於保護視力?只有基於準確的人體尺寸數據,設計師才能回答上述問題。

  為了提供這些數據,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剛剛完成了《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抽樣測量試點調查》。在此基礎上,全國第二次大規模的成年人人體尺寸測量即將開展,預計樣本會有2.5萬人。

  國家最基礎的工程數據之一

  為産品造型、空間佈局設計提供基本技術依據,幾乎涉及人類活動所有領域

  地鐵和公交車廂中的扶手應該多高,才能滿足絕大多數人的需要?口罩應該是什麼形狀和尺寸,才能與絕大多數人的面部尺寸吻合?學校的桌椅分別應該多高,最有助於學生保護視力?

  只有基於準確的人體尺寸數據,設計師才能回答上述問題。而進行人體尺寸測量,就是為了獲取科學的人體尺寸數據。

  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副研究員張欣介紹:“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剛剛完成了《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抽樣測量試點調查》。在此基礎上,我們即將開展全國第二次大規模的成年人人體尺寸測量,預計樣本會有2.5萬人。”

  在俄羅斯工作的韓麗打算淘汰她的二手拉達車:“可能是因為我個子不高吧,開這輛舊拉達太費勁,要想把離合踩到底渾身都得使勁。”

  韓麗沒想到的是,這是由於中國人上身長下身短,和俄羅斯人身體特徵正好相反,所以按照俄羅斯人身體特徵設計的拉達車,她開起來就會覺得費力。

  張欣介紹:“駕駛艙中儀錶的位置、坐椅的可調範圍、各個操作開關的位置,都必鬚根據駕駛員的眼睛所在高度和四肢的可觸及範圍來設計。一些汽車公司在做整車佈置的設計時,就曾致函我院,尋求人體尺寸最新數據的支援。”

  “人體尺寸數據,是一個國家最基礎的工程數據之一,是産品造型設計和空間佈局設計的基本技術依據,其應用幾乎涉及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服裝鞋帽的號型設計、建築裝修設計、傢具設計、機械製造以及汽車、輪船、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座艙設計等,都要依據人體尺寸。”張欣説,“因此,人體尺寸測量直接關係到服裝、傢具、建築、製造、交通等多個國民經濟行業的發展。”

  現有數據為20多年前測定

  新的人體尺寸測量,將解決當前相關數據缺失、陳舊等問題

  在1986年至1988年間,我國曾進行了首次人體尺寸測量。

  當時,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根據一定的抽樣方法,將全國分為6大自然區,每個區設置若干採樣點,通過隨機採樣、手工測量的方式,採集了兩萬多份成年人人體尺寸數據,初步建立了國家級人體尺寸基礎數據庫,並在此基礎上制定了GB10000—1988《中國成年人人體尺寸》等系列人體尺寸國家標準。

  這些標準一經提出,就在各行各業得到了普遍關注和廣泛應用,為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勞動安全的保障做出了重要貢獻。

  但是,當時測定的人體尺寸標準,目前存在兩個問題:一是不含未成年人的人體尺寸。因此,自2005年起,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對全國2萬多個未成年人進行了人體尺寸樣本的測量。今年,我國未成年人人體尺寸數據標准將報批出版。

  還有就是20多年過去了,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準的提高,體貌特徵已經發生巨大變化,許多數據已經不能適應生産生活設計的需要。“我們在北京等四大城市進行了一個樣本為3000人的成年人人體尺寸抽樣測量試點調查。發現20年來我國人體尺寸基礎數據的變化還是比較大的。”張欣説,“進行新的人體尺寸測量,將為我國産品的設計生産提供最新的三維人體尺寸數據,解決我國當前相關數據缺失、陳舊的問題。”

  三維人體掃描替代手工測量

  數據多達150多項,準確度在1毫米左右

  此外,當前的人體數據測量技術,也較20年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將使人體尺寸數據更為精準。據了解,第一次全國人體尺寸測量調查的測量項目僅為74項。受科技手段的限制,當時測量採取的是純手工測量的方式,需要測量人員用專門的測量尺,對多達2萬個樣本逐人逐項的手工測量。

  而此次抽樣則採用了先進的三維人體掃描技術,數據多達150多項,比1986年多出一倍。比如,新增加了腹厚的測量,為椅子和沙發的設計提供了更細緻的數據。運用這種技術,還可在不到10秒的時間內,獲得完整的1:1的人體三維模型,然後通過測量軟體就可以在模型上提取包括立姿、坐姿、頭部、足部等150多個人體尺寸,準確度在1毫米左右。

  張欣説,這使目前的人體數據測量與之前相比有了質的飛躍。

  首先,測量數據內涵更豐富,比如以前測量頭圍,只能知道頭部周長,現在通過三維掃描直接得到頭部的完整形狀,對頭盔、帽子等設計就有了完整數據,使之更合理。

  其次,測量數據種類可隨時擴增。之前手工測量,74項數據就是74項數據,測量完畢之後如果想再了解一個項目數據,要重新對數萬樣本進行再次測量,這是幾乎不可能的;現在通過掃描,人體完整的模型進入數據庫,需要任何部位的尺寸數據都可以隨時調取測量。

  最後,測量時間大大縮短,現在10秒鐘就可以三維掃描一個人,包括現場準備也就10分鐘,大大提高了測量效率。

分享到: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