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難忍美國新制裁!伊朗總統威脅退出核協議

2017年08月17日 08:58:5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面對美國政府對伊朗施加的新一輪制裁,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15日在議會發表講話時説,今後一旦美方再次添加制裁措施,伊朗可能會在“幾小時內”退出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簽署的核協議。

  同為美方制裁對象,伊朗與俄羅斯近來“互動”頻繁。魯哈尼14日晚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通話,雙方承諾將加強地區軍事合作。

  【並非唯一選項】 

  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本月初簽署一份針對俄羅斯、朝鮮和伊朗的新制裁法案。法案以發展彈道導彈項目等為由,對伊朗實施新制裁。

  針對最新一輪的制裁措施,魯哈尼15日在伊朗議會發表講話時説,如果有人想要回到那種充滿威脅性言論和制裁措施的時期,“不用數周或數月,只需幾小時或幾天,我們就可以達到比以往(簽署核協議前)更高的(核)水準”。

  2015年,伊朗與伊核問題六國,即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中國和德國達成全面協議;去年1月,協議開始執行。按照協議,伊朗須滿足15年內不得製造豐度高於3.67%的濃縮鈾等條件,以換取西方國家放鬆制裁。

  尚不清楚魯哈尼所言“更高(核)水準”是否意味著伊朗打算重新開始製造豐度更高的濃縮鈾。長期以來,伊朗能否産出武器級濃縮鈾一直是西方國家所密切關注的議題。

  魯哈尼15日説,伊朗更願意履行核協議,因為那是“和平與外交手段戰勝戰爭與單邊主義的典型案例”。但是,忠於核協議不是伊朗的“唯一選項”。

  【批美國“不可信”】 

  特朗普一直對伊朗持強硬立場。早在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就曾批評伊朗核協議是美國簽署過的“最糟糕的協議”。他上臺後,美國以伊朗堅持試射導彈為由對伊朗不斷施壓,相繼出臺了延長制裁期限、限制伊朗公民進入美國等措施。特朗普還要求行政部門每隔90天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協議承諾。

  魯哈尼強調,伊核協議中並未對伊朗的導彈項目加以約束,而美國以此為由制裁伊朗相當於違反了伊核協議。

  魯哈尼還提及,特朗普政府上臺後宣佈退出《巴黎協定》、要求重談貿易協定的舉動都説明“美方……既不是好夥伴,也不是可信的談判方”。

  本月13日,伊朗議會以接近全票的投票結果通過所有反制美國制裁的法案,法案內容包括向伊朗彈道導彈系統研發項目和伊斯蘭革命衛隊境外行動增撥逾5億美元預算、將更多美國政府機構和官員列入簽證黑名單。

[責任編輯:葛新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