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版圖重塑 法國總統大選開啟政治新紀元

2017年04月24日 14:51:4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和極右翼人士勒龐在23日的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勝出。選民借此次大選重塑法國政治版圖,而歐盟正是法國全新政治分化局面的焦點議題。

  在23日的投票中,圍繞歐盟及其對自由貿易和開放邊境的要求等議題的觀點成為決定法國政治新秩序的分水嶺。一邊是前投資銀行家馬克龍,他主張法國應該深化與歐盟的融合,另一邊是勒龐,她堅決反對歐盟及歐元。

  勒龐當天稱,選民現在真正的多了一個選擇。她認為此次大選的主要問題是“失控的全球化”,因為全球化讓法國文明陷入危機。

  馬克龍則表示,他希望成為執政多數黨派的旗手,讓歐盟重新煥發活力。他對支援者説,他希望成為愛國者的總統,對抗所有民族主義者的威脅。

  23日公佈的民調顯示,馬克龍可能在與勒龐的對決輕易勝出,因為其他失敗的候選人的支援者都聚集到了他的周圍。

  

  法國在徬徨,歐盟也在徬徨。人們焦慮的根源是經濟停滯和恐怖主義氾濫,而它們背後那些盤根錯節的問題並非下一個政治決心就能解決的。法國人知道很難找出一個好辦法,甚至隱約了解法國的命運不完全取決於法國自身的努力,所以他們才會猶豫不決,患得患失。

  馬克龍、勒龐首輪獲勝展現哪些趨勢

  

  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結束,極右翼領導人勒龐和中間派領導人馬克龍得票居前兩位。這兩人將角逐最終的總統寶座。法國ipsos/sopra steria的出口民調顯示,馬克龍獲得了23.7%的選票,勒龐獲得了21.7%的選票,菲永和梅郎雄分別獲得了19.5%的選票。

  法國大選:勒龐馬克龍進入下一輪 將角逐總統寶座

  

  截至2017年1月,法國是中國在歐盟內第四大貿易夥伴、第四大實際投資來源國、第三大投資目的國和第四大技術引進國。中國是法國亞洲第一大、全球第五大貿易夥伴。

  “幾十年來最糾結的”法國選舉和中國有何關係

  

  法國數十年來最難預料的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23日舉行,全球像盯著英國脫歐、特朗普勝選一樣擔憂另一起“黑天鵝事件”發生。“法國大選從來沒有像這次這樣如此重要,這個國家的大選首次可能對世界事務産生重大影響”,俄羅斯《觀點報》的評論代表著很多圍觀者的心聲。

  法國總統大選首輪投票開始 德媒:選民迷茫,選情激烈

  

  面對外界的憂慮,歐盟急忙派發“定心丸”。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道,歐盟委員會發言人稱,即便疑歐派在法國大選中獲勝,以歐盟的強大也足以生存下去,歐盟委員會認為無需在大選結果出爐前制訂應急計劃。歐盟委員會發言人還稱,法國大選不是危機,而是民主的機會。

  歐盟惴惴不安看法國大選:害怕軸心瓦解,擔心脫歐風加劇

  

  法國現任總統,社會黨的奧朗德在選舉結果出臺後,致電馬克龍,向他表示祝賀。分析員稱,在社會黨和共和黨輪替執政幾十年後,法國可能會首次迎來這兩大政黨之外的候選人獲勝。

  馬克龍和勒龐將決戰法總統選舉 奧朗德致電祝賀

  

  23日,法國總統選舉首輪投票在法國本土全面展開,此次選舉對於法國和歐盟未來發展走向意義重大。在這一歷史性時刻,新華社記者來到巴黎及外省的多個投票站。由於恐襲的陰霾和眾多選民對國家現狀的不滿,緊張和猶豫的氣氛籠罩著投票站。

  法國大選投票站的“緊張和猶豫”

  

  在23日的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中,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獲得了最高的支援率。路透社稱,民粹主義浪潮在去年猛烈衝擊英國,接著又橫掃大西洋彼岸的美國。現在,這股巨浪或已于23日在法國的海岸上退卻了。

  外媒:馬克龍殺入法總統決選 民粹浪潮在歐洲遇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