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法國大選“四強爭霸” 歐盟盼望中間派候選人獲勝

2017年04月24日 11:26:50  來源:澎湃新聞網
字號:    

  當地時間2017年4月22日,美國紐約,在海外的法國人開始投票。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于4月23日正式開始。

  中新社消息,當地時間23日,法國大選首輪投票將舉行。民調顯示,候選人呈現“四強爭霸”的局面。主張脫歐的極右翼和極左翼候選人“來勢洶洶”,衝擊法國的歐洲政策。

  英國路透社援引外交人士話表示,如果法國兩個反歐盟候選人在週日選舉中雙雙挺進決勝輪投票,歐盟沒有為此準備特別計劃。

  四強爭霸勝負難預料

  路透社23日報道,近4700萬選民將用手中的選票決定,是選出一個親歐的中間派新人,還是選出一個想要削減公共開支的醜聞纏身的保守黨領導人,或者是選出一個崇拜卡斯特羅的極左翼領導者,又或者是一個主張關閉邊境退出歐元區的法國首位女總統。

  今年的法國大選共有11名候選人參加角逐。目前最受關注的,是對歐洲持友好態度的中間派獨立候選人艾曼努爾 馬克龍,和主張脫歐的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領導人瑪琳娜 勒龐。

  首輪投票前公佈的多項民調結果顯示,馬克龍的支援率暫時居於首位,但他相對於排名第二的勒龐的領先優勢,最多也僅有2個百分點。

  而共和黨總統競選人弗朗索瓦 菲永和極左翼“不屈的法蘭西”運動候選人讓-呂克 梅朗雄則激烈爭奪三四位,同時對2名“領頭羊”也構成充分的威脅。

  在法國現任總統奧朗德決定不尋求連任之後,奧朗德所屬的社會黨推出的候選人貝諾瓦 阿蒙也被認為勝算很低。共和黨的菲永則因"空餉門"遭遇重挫。分析稱,在社會黨和共和黨輪替執政幾十年後,法國可能會首次迎來這兩大政黨之外的候選人獲勝。

  按照法國大選的規則,首輪投票中得票率超過50%的候選人將直接當選總統,否則,得票率居前的兩名候選人進入第二輪投票,得票多者勝。法國媒體稱,四名領先的候選人之間的差距如此之小,以至於民調機構不敢貿然預告哪兩位最有可能進入第二輪。

  選舉結果或決定歐洲未來

  主張脫歐的極右翼和極左翼候選人“來勢洶洶”,衝擊法國的歐洲政策。歐洲正憂心忡忡地注視著法國的這場選戰。歐盟官員甚至擔憂,"這是我們所認識的那個歐洲的終結"。

  路透社23日報道稱,此次選舉對於歐洲的未來至關重要,是對選民之於政治體制憤怒的一次檢驗。其結果將被視為在英國脫歐、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世界範圍內的民粹主義浪潮繼續高漲抑或衰落的信號。

  路透社週日援引外交人士的話表示,如果法國大選首輪投票有任何意外情況出現,在4月29日討論英退談判準備事宜時,歐盟領導人應該能夠做好評估。但外交官員堅稱,如果勒龐和極左翼的梅朗雄進入5月7日決勝局,歐盟並無相關應對計劃。這讓歐盟只能靜觀其變,盼望中間派候選人獲勝。

  路透社稱,即使這次投票沒有産生令人震驚的結果,歐盟也擔心兩名比較主流的候選人,不論誰將在5月的第二輪投票中勝出,也難以重振法國經濟,也無法幫助德國一起應對有關歐盟前途的懷疑情緒。

[責任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