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日將展示日本宣佈投降詔書原件

2017年01月19日 09:46:55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日公佈新公文書館報告草案 將展示日本宣佈投降詔書原件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為討論新國立公文書館基本構想,日本政府18日在內閣府召開專家會議工作組聯席會議,提出了寫有新公文書館規模和設備的報告草案。核心內容是將日本國憲法和1945年昭和天皇簽署的“終戰詔書”(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詔書)原件進行“象徵展示”。草案中還明確寫道“將負起對日本歷史的説明責任,提供親近及學習的機會”。

  據日本共同社1月18日報道,作為專家會議將在3月底前匯總正式的報告,日本政府將向擁有建設預定地的眾院提交。之後經過眾院議院運營委員會小委員會的討論,在2017年3月底前制定基本計劃。

  目前的公文書館無法對展覽室的溫度和濕度進行嚴格管理,終戰詔書等文件僅展示複製品。在新公文書館中,作為象徵國家歷史的寶貴史料,人們可一睹實物的真容。

  新公文書館總佔地面積為4.2萬至5萬平米,相當於目前的3到4倍。其中展示區域為2250平米,為目前的五倍以上。預計會有兒童和學生前來參觀,將通過虛擬現實方式淺顯易懂地介紹展品製成時發生的事情和時代背景。

  書庫為1.59萬至2.35萬平米,可容納長達數十年的文件。草案還寫道將新建最多可容納300人的大廳,此外設立專職管理檔案的“檔案管理員”官方認證資格制度也在“考慮之中”。

  “終戰詔書”又稱“停戰詔書”,是日本昭和天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簽署表示接受美、英、中、蘇四國在波茨坦會議上發表的《波茨坦公告》,同意無條件投降的詔書。這被看作是日本正式接受《波茨坦公告》、宣佈投降的預兆。“終戰詔書”是在1945年8月14日由昭和天皇親自宣讀並錄音,8月15日通過日本放送協會正式對外廣播。這是日本天皇的聲音首次向日本公眾播出,又稱“玉音放送”。關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日本究竟是投降還是終止戰爭都在日本是一個受爭議的話題。此外由於各種原因,反法西斯同盟國4大國家均接受了“終戰詔書”,並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