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6位大使致信國會:勿將亞太領導權讓給中國

2017年01月19日 06:41:52  來源:環球網
字號:    

  原標題:美六大使集體上書國會:勿將亞太領導權拱手讓給中國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張朋輝環球時報記者鄭璇陳欣]美國駐華大使博卡斯等6名在亞太地區的美大使日前向國會發出公開信,要求議員支援“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以鞏固美國在區域貿易中的領導地位,不把這個地位拱手讓給中國。TPP被認為是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關鍵步驟,但特朗普此前揚言要將其廢除。1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國友説,領導權不是由一個TPP決定的,它是一個地區的國家共同選擇的結果。哪個國家國力更強,更能給為這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平穩定提供正面力量,自然就會擁有領導權。

  和博卡斯一起聯名寫信的分別為美國駐日本、韓國、紐西蘭、新加坡和東盟大使。在這封上周發給國會的信中,他們以“75年前的上個月,一次對美國的襲擊,讓我們走上了成為如今亞太地區強國的道路”開頭,描述作為派駐這個地區的美國大使,發現一些領導人正提出一個令人不安的問題:“作為地球上這個最具活力地區的最主要的向善力量,我們是否會放棄這一責任?”而他們之所以這樣擔憂,是因為美國可能會從TPP中退出。

  《紐約時報》稱,TPP是奧巴馬政府的標誌。它本會是歷史上最大的貿易協定之一,將覆蓋約40%的世界經濟,並將為美國和其他11個太平洋沿岸國家制定新的貿易條款和標準。去年11月,這個雄心勃勃的貿易協定在國會通過的希望破滅。候任總統特朗普此前則誓言,上任後將把其摧毀。

  “放棄TPP,可能會被後代視為美國選擇把領導權交給世界這個地區的其他國家,接受自己地位被削弱的時刻”,6名大使在聯名信中稱,這對包容性政治、法治和市場經濟的支援者們會是一場災難,對美國的國家利益也是一場災難。他們緊接著將矛頭指向中國,稱中國除了在歐亞地區開展大規模的基礎設施計劃之外,還正在與另外15個國家談判一項名為“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的貿易協定,其中許多國家是TPP簽署國。在沒有TPP的情況下,它很可能成為亞洲經濟一體化的模板,並將貿易轉移到美國以外,美國將面臨更高的關稅。

  《紐約時報》評論説,奧巴馬的TPP註定將被特朗普政府拋棄,這6名大使也將於本週五離任。這封信表示出他們對奧巴馬方案的支援。雖然是象徵性的,但在離任前最後一次向國會陳説利害,是不同尋常之舉。美國彭博社稱,在美國國內瀰漫TPP對美國經濟不利的氛圍中,美國駐亞太地區的大使在試圖緩解國內的反彈情緒。

  “放棄TPP是個巨大錯誤,只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副助理本 羅茲17日也出來為奧巴馬站臺。據俄羅斯衛星新聞網18日報道,他在對外國記者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稱,從經濟和戰略觀點看,放棄TPP將令中國獲利,將使中國在亞太塑造未來貿易和商業關係方面承擔更大的角色,而美國只能袖手旁觀,“這一步簡直是強迫我們離開談判桌”。

  美國一些商業和農業組織則開始進行更實際的遊説活動。據美國《華爾街日報》18日報道,美國商會、美國商業圓桌會議、美國農場局以及聯邦快遞集團等一些美國企業正在遊説特朗普團隊,強烈敦促其再考慮一下TPP協定。他們甚至提出另一種思路——特朗普政府班子不一定要接受當前的TPP,可以對該協議進行修改,重新命名,把它變成一項特朗普倡議,旨在擴大美國對亞洲的出口並在亞太地區制定新的貿易規則。他們也將中國作為遊説理由,稱從商業和戰略角度來講,TPP十分重要,是讓亞洲國家確信美國希望繼續在亞太地區充當領導者,並且不會把經濟權力交給中國的一種手段。

  宋國友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説,這些呼籲不會有什麼實質性作用,是大使們在任最後一刻的“哀鳴”。現在美國的對外政策是由國內政治主導的,其國內政治體現出鮮明的本土主義、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思潮。美國這種把經濟協定和美國利益結合起來的看法比較狹隘。它完全可以加入RCEP,推動其他形式的貿易自由化,但是他們沒有這麼選擇,他們選擇“關起門來”,而且不管後果如何。所以出現什麼後果,都需要自己承擔。一個國家有沒有TPP無關大局,更關鍵的是國力的消長,還有為地區提供公共産品的能力。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