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國大選最後一場辯論 希拉裏、特朗普説著説著就跑題

2016年10月20日 14:58:30  來源:央廣網
字號:    

  央廣網北京10月20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道,2016美國總統大選最後一場總統候選人電視辯論剛剛在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市的內華達大學結束。在醜聞纏身的背景下,最後一場辯論的火藥味似乎比以往兩場更濃。

  和第二場辯論一樣,一開場,希拉裏和特朗普雖然都面帶微笑走上臺,但照舊回避了“禮節性”的握手。

  第三場辯論持續時間和前兩場一樣,都是90分鐘。雙方圍繞最高法院、女性墮胎、槍支管控、移民、美國經濟、外交政策等幾大問題進行了辯論。

  比起第一場辯論,這次辯論的辯題更偏向政策方面。意料之中的是,希拉裏的郵件門和特朗普的侮辱女性事件,再次成為對方的攻擊點。

  在就女性問題辯論時,特朗普放言:“沒有人比我更尊重女性”,結果觀眾席響起了笑聲,主持人華萊士不得不要求觀眾安靜。

  雖然距離美國大選還有三周的時間,也許還有很多未知可能發生,但是特朗普已經開始抨擊媒體,他稱美國媒體是腐敗的媒體,還指責媒體操縱大選。希拉裏對此回應説:特朗普的操縱説很可笑。

  雙方在場上辯論,場外也同樣是藥火味十足。辯論的同時,特朗普的競選團隊發推文稱:希拉裏此前的外交政策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以失敗告終。希拉裏的競選團隊立即回應,轉發了桑德斯的一條推文,裏邊寫明:“特朗普是最不合格的總統候選人,別忘記去投票!”希拉裏甚至在臺上表示:特朗普是美國歷史上最危險的一個總統候選人。

  據了解,希拉裏目前已經在大部分全國民調中領先對手特朗普,從希拉裏競選走向來看,11月份的普選中抓住搖擺州選民至關重要。

  不過,在10月18日發佈的一項調查裏,35歲以下選民中有將近1/4表示,寧願流星撞地球,也不想讓二位中的任何一個當總統。

  那麼,對於剛剛結束的這場辯論,美國媒體有何評價?《全球華語廣播網》美國特約觀察員余浩表示,這場辯論是此次美國大選兩位候選人的最後一場辯論會。前兩場辯論雙方都忙於人身攻擊,並沒有對各自的政策觀點進行有條理的闡述,因而這場辯論會在福克斯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華萊士的主持下,圍繞擁槍權、墮胎、移民、經濟的問題展開辯論,受到了媒體的好評,然而隨著辯論到了下半場,兩人唇槍舌劍交鋒愈演愈烈,相互的人身攻擊又開始了,希拉裏罵特朗普是俄羅斯的傀儡,而特朗普罵希拉裏是下流的女人,都引來了媒體的熱議。

  CNN評論員稱,特朗普還是擺出一幅拒絕一切的姿態,忙於為自己對待婦女的態度辯護,沒能抓住希拉裏在克林頓性醜聞後對女性的態度進行反攻,這是一種失策。而他罵希拉裏的話,可能讓女性選民更加反感。

  美國媒體最關注的焦點是特朗普拒絕説明他會否接受此次大選的結果,而是説要等到11月8號投票結果出來以後再説。《華盛頓郵報》、CNN、《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福克斯電視臺等全是拿這個做大標題,因為在美國大選的歷史上,還沒有一個候選人在選前就做這種公開的表態,因而引發各媒體評論員對特朗普不尊重民主體制的批評。顯然這場辯論希拉裏準備的更充分一些,《洛杉磯時報》判希拉裏勝,CNN的最新民調也説,希拉裏以52%對39%勝,前兩次幾乎一邊倒的認為特朗普獲勝的網路隨機投票,此次也有更多的網路投給希拉裏勝出。

  回顧三場辯論,第一場應該説希拉裏表現突出一些,第二場則是特朗普扳回一城。對於最後一場辯論,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滕建群認為,從兩人的臨場表現來看,特朗普更加咄咄逼人,而希拉裏則明顯求穩,兩人可以説是打成了平手。

  滕建群表示,總體來看,這一場辯論雙方都做了充分的準備,特朗普可能更急一點,窮打猛追。關於抹黑,特朗普採取咄咄逼人的架式,但是希拉裏倒是躲閃的非常自在。在國際問題上,特別在中東政策上,雙方分歧非常大,也顯示出希拉裏克林頓是非常老練的政客,所言的都代表了美國層面的政策。而特朗普更多的是直接的感性的,或者從道義的角度來略述中東政策,顯然跟政客觀點有很大的出入。雙方在求穩當中應該是打成平手。

  三場“口水戰”能否改變大選的基本面尤未可知。不過,在滕建群看來,相對而言,中間選民可能會買希拉裏的賬。

  滕建群表示,目前,特朗普最大的薄弱環節就是對政策的闡述,他可能站的比較低,缺乏從政的閱歷和經驗,所以他説出來的政策並不像希拉裏克林頓那麼完整、老練,站的高。三場辯論下來,中間選民應該會被希拉裏打動,因為美國經過那麼多年,特別是2008年危機之後,所面臨的政治極化、族群對立以及經濟下滑,需要有一個能夠給美國民眾清晰政策的領導人,而不是簡單地説YES和NO的總統。三次下來,希拉裏克林頓應給了美國民眾、選民比較清晰的政策或者路線圖,這個是特朗普所不具備的。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