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美國SpaceX公司“獵鷹9”折翼 美商業航太“交學費”

2016年09月03日 08:38:37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環球時報記者 范淩志】當地時間1日9時許,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X的“獵鷹9”火箭在佛羅裏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進行發射前例行測試時發生猛烈爆炸。作為美國商業航太的代表性企業,該公司以低成本火箭發射與國家主導的航太機構競爭為目的。英國廣播公司稱,這對Space X雄心勃勃的發展計劃來説是個壞消息。

  根據網上的視頻,“獵鷹9”火箭上部首先爆炸,形成一個大火球,火箭搭載的衛星隨即也重重跌落地面而受損,整個爆炸持續約5分鐘。這顆衛星原本是為“臉譜”公司向非洲發射高速網路信號。

  中國航空報航空專家張寶鑫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美國當前已經全面放開了發射市場,最近幾年接二連三齣現發射事故。這是因為整個市場正處於初期培育階段,很多公司的火箭雖然採用已經成熟的技術,但大多都是新設計的,整合需要一定的時間。這可以看作商業航太公司正常運營所需要交的學費。

  他説,美國主要依靠俄羅斯的“聯盟號”實現國際空間站的人員往來。在烏克蘭危機以後,美俄關係一直很緊張,NASA一直想讓美國航太員乘坐自己的飛船往返空間站。“如果沒有這次爆炸,按照正常協議,2017年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就要發射載人飛船來完成空間站的對接,但這次事故發生後,預期會造成拖延。”

  美國商業航太項目受挫,會不會成為中國的機會?張寶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中國目前的火箭運載水準在國際上屬於一流,而且在價格方面很有優勢。但由於衛星製造的核心技術都掌握在美歐手中,所以他們會給自己的衛星發射載體設置很多政策和技術上的障礙,這就造成中國和俄羅斯在國際市場上還是會出現“拿不到單”的情況。所以,如果美歐不撤銷政策上的壁壘,即使爆炸對美國商業發射公司有影響,中國也很難在市場佔有上有所進展。但如果這次事件促成美國解開或鬆動這種封鎖的話,對中國的商業航太發射會大有助益。

[責任編輯:黃露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