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國際

自動駕駛首次出現致死車禍 美國官方採取評估

2016年07月02日 06:00:00  來源:北京晨報
字號:    

  自動駕駛首次出現致死車禍 美國官方採取評估

  自動駕駛首次出現致死車禍

  原標題:自動駕駛首現致死車禍

  美國政府6月30日宣佈,已開始調查使用自動駕駛技術造成的第一起致死車禍,正“初步評估”肇事車型特斯拉Model S所裝配的自動駕駛系統。隨著調查進一步深入,關於自動駕駛技術安全性的爭論勢必愈發激烈。

  十字路口

  自動駕駛系統未識出白色卡車

  這起車禍5月7日發生在佛羅裏達州。當時,一輛特斯拉Model S電動汽車車主喬舒亞D布朗正使用自動駕駛系統行駛在一條州際公路上。

  在一個沒有安裝紅綠燈的十字路口,一輛大型牽掛型卡車突然左轉,橫在布朗的特拉斯車前。警方報告顯示,布朗的特斯拉沒來得及剎車,低矮的車身直接鑽到卡車挂車底部,其擋風玻璃與卡車相撞,車頂完全被掀起。

  與卡車相撞後,這輛特斯拉持續行駛,離開路面,撞上一道柵欄,穿過一片田地,最後撞上一根電線桿,停在距離公路30米外的地方。

  特斯拉公司發表的聲明稱,“在明亮的天色映襯下”,這輛Model S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顯然沒有識別出突然橫在面前的白色牽掛卡車,沒有制動導致事故發生。

  特斯拉駕駛員、車主布朗當場斃命,62歲的卡車司機弗蘭克巴爾塞沒有受傷。巴爾塞説,事故發生時,特斯拉的車速極快,布朗正在車載螢幕上觀看電影《哈裏波特》。“他死了(電影)還在放,還撞斷了路邊的一根電線桿。”巴爾塞説。

  警方報告中沒有提到播放電影的細節,特斯拉公司説在Model S的車載觸屏上不可能觀看電影。巴爾塞後來接受採訪説,自己只是聽到電影的聲音,並沒有看到播放。

  忠實粉絲

  車禍前在網上曬避讓卡車視頻

  45歲的布朗是特斯拉Model S的忠實粉絲,曾對這款電動汽車配備的自動駕駛系統讚不絕口。

  就在車禍發生前一個月,布朗還向網路上傳視頻,記錄了在州際公路上使用自動駕駛模式如何避讓一輛突然轉彎的卡車。“我擁有過的最好汽車,將其用到極致。”他寫道。

  布朗曾在美國海軍海豹突擊隊服役11年,退役後創立了一家技術公司,主攻無線網際網路和攝像系統技術。在事故後發表的聲明中,特斯拉沒有點名布朗的身份,只説遇難者是電動汽車和特斯拉的“一名朋友”。

  特斯拉認為,不應該因為一起車禍否定自動駕駛技術。“這是自動駕駛系統行駛2.09億公里里程以來發生的第一起致命事故。”公司聲明説。“在美國,每1.51億公里就會有一起致命車禍。在全世界,每9656萬公里就會發生一起致命事故。”

  初步評估

  不應被解讀為 政府認為有缺陷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正初步評估特斯拉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初步評估不應被解讀為政府認為特斯拉Model S汽車有設計缺陷,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的一份聲明説。

  特斯拉公司則強調,自動駕駛系統只是“輔助功能”,特斯拉汽車的默認設置是解除自動駕駛。駕駛員手動啟用該功能時,會有語音和資訊提示要隨時手握方向盤,必須“控制你的車輛並對其負責”。“這個系統是一項新技術,仍然處於市場測試的第二階段。”公司聲明説。

  特斯拉公司去年推出配備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啟用該系統,車輛會自動換道、增減速度甚至剎車。

  今年1月,特斯拉升級了Model S的自動駕駛系統,對其“解脫雙手”駕駛功能增加限制條件,只有行駛在小區道路或沒有中央隔離帶的路面才能啟用該功能,最快時速不得超過8公里。

  ■新聞關注

  自動駕駛安全嗎?

  數據顯示,94%的車禍由人為錯誤引發。研發並推廣自動駕駛技術的初衷,即通過減少人為犯錯確保行駛安全。然而,這項技術真的安全可靠嗎?

  在特斯拉Model S汽車成為首例自動駕駛致命車禍“事主”之前,無人駕駛系統尤其是自動剎車技術已經多次遭遇事故。

  去年11月,豐田汽車公司召回了3.1萬輛整車,因為誤把路面上的鐵板、鐵塊認作應避讓物體,這些豐田汽車上配備的自動剎車常在不必要的時候制動。

  去年9月,福特汽車公司召回了3.7萬輛皮卡,因為這些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在路上空無一物時也自動剎車。

  美國汽車估值和研究公司凱利布魯布克公司分析師麥克哈利説,自動駕駛技術高度依賴雷達、鐳射、電腦和多個攝像頭感知並判斷物體形態。特斯拉的自動駕駛系統高度依賴攝像頭,但對於對比度不高的顏色卻難以辨別。他為自動駕駛系統導致的第一起致命車禍哀悼。但他認為,在這項技術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更多車禍和傷亡難以避免。

  ■倫理難題

  撞死路人還是犧牲乘客?

  除了技術上的局限性,無人駕駛技術要推廣還面臨倫理難題。

  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上的調查指出,無人車由於採用自動駕駛系統,有望讓交通事故數量減少90%,從而造福世界,但並非所有的車禍都能避免,在某些撞車事故中,無人駕駛車需要作出困難的倫理抉擇。例如,當面對犧牲車上乘客保護路人還是撞死路人保護乘客的難題時,無人駕駛車該怎麼決策?

  研究人員在2015年6月至11月間對美國居民進行了6次網上調查。結果顯示,在面臨倫理難題時,被調查者普遍認為無人駕駛車應採取利益最大化的“功利主義”選擇,也就是選擇能儘量減少生命損失的方案。

  比如,76%的被調查者認為,無人駕駛車選擇犧牲一名車上乘客而不是10名路人是更加道德的行為。但與此同時,81%的被調查者表示,他們會選擇購買保證車上乘客安全而不是路人安全的汽車。

  據新華社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