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上合組織不會做北約的“陪練”

時間:2012-06-07 15:06  來源:環球時報

  西方輿論高度關注正在舉行的上合組織北京峰會,一些評論大談它衝著美國和北約的“對抗性”,甚至有媒體將它稱為“東方的北約”。這不僅是冷戰思維,而且是小心眼的。

  美國的精英們在表現“霸權”的心理脆弱。在他們眼裏似乎什麼都是挑戰。中國和平崛起是戰略威脅,中俄及中亞一些國家搞區域合作也需高度警覺。歷史上的大國對抗史看來讓他們刻骨銘心,淡化對抗甚至設計些超越對抗的東西,對他們來説都是邪門歪道。

  上海合作組織的初衷就不是為了對抗誰,如果它有這個潛在政治目標,在美國和西方對世界安全領域呼風喚雨的時代,發展的阻力就會大。因為這樣做沒有前途,是成員國拿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下毫無意義的賭注。

  上合組織在有一大堆“明顯障礙”的情況下居然很順利地發展了起來,根本原因在於它契合了這個複雜地區各成員國求發展、想穩定的願望,它實事求是,能合作什麼合作什麼,意見不一致的暫時放一放,各國的利益都因該組織錦上添花,沒有誰失去什麼。

  上合的迅速成型顯示,意識形態和價值觀,以及圍繞地緣政治的不同理解和雄心,都不是國家間開展雙邊及多邊合作的真正障礙。國際關係正從對政治權力毫無節制的追求中慢慢走出來,一些新的元素和方向則從舊國際關係的疆域和廢墟上逐漸成長。

  比如西方媒體經常議論中俄“爭奪”上合組織的主導權。這是典型老套的思想方式。中俄單獨“主導”上合組織會有什麼好處嗎?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中國和俄羅斯各自國家的戰略關切及困難,都不可能通過“主導”這個組織來解決。

分享到:
編輯:張曉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