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上合組織處在承前啟後關鍵點 創新為重中之重

時間:2012-06-07 14:03  來源:解放日報

  當前,上海合作組織正處在承前啟後的關鍵點。在當前國際及地區形勢深刻變化的背景下,上合未來的發展還須在創新上多做文章。

  首先,要加快理念更新。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的分佈遼闊,多種文明並存,各國在政治制度、發展水準上的差異無法回避。因此,上合組織成立之初就把“尊重多樣化”納入其綱領性的“上海精神”中,強調多種文明和模式間的相互融合。未來十年,上合組織應更為關注理念上的推陳出新,重點發掘對於世界潮流、地區格局和自身發展等觀念共識,深化現有的新大國觀、新安全觀和新合作觀,打造富有特色的區域發展模式。特別需要明確 “上海精神”的時代含義,樹立符合其本質的核心價值體系,為國際社會提供思想層面的公共産品。

  其次,要推動定位革新。事實上,部分西方國家對上合組織的疑慮從未間斷,認為上合軍事安全合作和演習是在製造新一輪的東西對峙關係。不可否認的是,安全合作是上合的基石之一。但近年來,經貿和人文領域的合作更顯活力,安全、經貿和人文已並列成為上合組織發展的三駕馬車。未來十年,上合不僅需要擴大功能定位,進一步充實合作領域範疇,改變單一能源貿易結構,通過更為緊密的全方位經濟整合促進區域一體化,進而消除制約合作的心理性障礙,增強上合組織的凝聚力;也要擴大地緣定位,使域內現有合作的態勢産生外延效應,並把諸如阿富汗、伊核等域外的周邊熱點問題同步接軌。

  最後,要促進機制創新。經過十多年發展,上合組織內部機制正逐步完善,已經確立以元首理事會、政府首腦理事會、部長級會議和國家協調員理事會為核心的組織框架,並建立了秘書處和地區反恐機構等常設機構,但相關的職能細化和程式規範一直進展緩慢。從外部來看,“上海合作組織—阿富汗聯絡小組”以及“對話夥伴國”和“觀察員國”機制正逐步落實,但相互間也出現“同質化”特徵。未來十年,應繼續推動建立多層級治理模式,將各類工作定向歸口,進一步擴展秘書處的職能邊界,並在文化教育、金融合作等領域開展機構設置方面的創新。同時,充分考慮歐亞地區一體化趨勢,與獨聯體、歐亞經濟共同體、集體安全條約組織和未來的歐亞經濟聯盟等地區組織建立雙邊定期對話機制,有助於增強地區互信和避免摩擦,發揮答疑解惑的作用。

  根據普遍接受的觀點,歐盟模式和東盟模式是當今區域合作和一體化的代表,分別以共同價值觀和共同經濟利益作為紐帶。但上海合作組織十年的成功經驗,為各國和地區合作提供了新的思路,“互信、互利、平等、協商”的精髓逐步得到認可。如何保持上合組織在理念、定位和機制上的創新精神,增強內部凝聚力和外部活力,使之成為符合時代客觀需求的地區合作典範,是上合新十年中的重中之重。(趙隆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長助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