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專家分析印度巴基斯坦導彈試射 稱雙方競賽升溫

時間:2012-05-18 10:34  來源:中國青年報

  4月19日,印度成功試射了一枚“烈火-5”導彈,6天后,巴基斯坦試射“沙欣-1A”導彈,並精確命中印度洋上的預定目標。5月10日,巴基斯坦又成功發射一枚“哈塔夫-3”短程導彈。印巴兩國接二連三的導彈試射,讓人們再次感受到南亞導彈競賽的升溫。

  “烈火-5” 使印度跨入遠端導彈俱樂部

  “烈火-5”是印度目前射程最遠的彈道導彈,它是三級固體導彈,全長17.5米、彈徑2米,彈頭品質約為1噸,最大射程約5000千米,可以借助公路和鐵路運輸。

  對於地地導彈,人們一般將射程為3000-8000千米的導彈稱之為遠端導彈。按照這一劃分方法,“烈火-5”已經屬於遠端導彈。因此,“烈火-5”的成功試射,標誌著印度跨入了遠端導彈俱樂部的行列。

  有了遠端導彈,將大大拓展印度的火力打擊能力,增強印度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正因為如此,外界對印度這次試射格外關注。印度許多媒體在歡呼雀躍的同時,也公開宣稱:有了“烈火-5”導彈,包括中國全境在內的亞洲絕大部分地區、還有一部分歐洲地區,都在“烈火-5”導彈的打擊範圍之內。

  從導彈技術的角度看,突破了遠端導彈技術難關後,很快就可以突破射程超過8000千米、甚至可以覆蓋全球的洲際導彈技術。因此,美國和俄羅斯等國都認為印度已經具有製造洲際彈道導彈的能力。印度一些媒體也聲稱“烈火-5”導彈就是洲際導彈,這種説法並不準確,這實際上是印度對其國防力量的誇大。

  要知道,“烈火-5”畢竟只是剛剛突破5000千米大關。只要我們冷靜分析一下就會發現,由於印度工業技術水準並不高,倉促開工的“烈火-5”與美國、俄羅斯等國的導彈相比,在技術上還比較落後。“烈火-5”導彈還存在著打不準、跑不動等致命弱點,其象徵意義大於實戰價值。主要弱點有:

  一是精度不高。“烈火-5”採用包括慣性制導系統在內的複合制導方式,但印度一直研製不出高精度的制導系統,所以,“烈火-5”的命中精度並不高。印度發展短程導彈時,美俄雙方都同意賣給其制導系統,但要搞洲際導彈,美俄的態度就不一樣了。如果印度從美、俄那裏得不到高水準的制導系統,“烈火-5”及後續研製的導彈精度就很難有大的提高。

  二是機動受限。“烈火-5”導彈自重達50噸,是世界上最重的導彈。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水準並不高,絕大多數橋梁承受不了這個重量,印度很難有合適的載重車輛拉著“烈火-5”跑,所以“烈火-5”號稱有公路機動能力,但它在印度的道路條件下,實際上很難真正機動起來。

  三是技術保障能力有限。印度聲稱,“烈火-5”導彈所用的技術,80%都是印度的自主技術,但它畢竟引進了部分外國技術。例如“烈火-5”的彈頭采用燒蝕型碳纖維材料,但印度目前還無法生産這種複合材料,進口又受到導彈技術控制協定禁止,只能通過走私來獲得。這種不穩定的材料供應方式,將嚴重制約導彈的保障能力。

  四是發動機技術落後。“烈火-5”導彈第二級固體發動機的裝藥品質比約為0.87,比發達國家導彈發動機的裝藥品質比低得多。而發動機和燃料水準是衡量一個國家地地導彈水準的主要標誌。由於發動機技術落後,“烈火-5”導彈體積龐大,極其沉重。在美國或者俄羅斯,類似“烈火-5”這麼重的導彈射程肯定在1萬千米以上,“烈火-5”卻只能打5000千米,所以它的威懾力十分有限。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人們普遍認為,“烈火-5”導彈屬於世界上性能較落後的遠端導彈。

分享到:
編輯:吳怡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